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政治备考:《隐私受保护》单元检测(一轮) | ||||||||||||||||||||||
内容 |
【本课测评】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相应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3.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就越容易得到保护。() 4.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不属于侵权行为。() 5.个人的财产状况、婚恋情况属于隐私,受隐私权保护。() 6.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7.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信誉意识。() 8.为保护好个人隐私,我们只能自我封闭,尽量少与人交流、沟通。()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找出来,填在相应括号内。) 9.某报社记者把一著名学者的家庭住址公布在报纸上。一时间,很多人慕名前来拜访学者,给学者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这位记者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名誉权D.住宅不受侵犯权 10.下列内容属于个人隐私的有() ①个人的身体缺陷②个人的心理活动 ③个人的通信秘密④妨碍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1.右图中这个人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 ![]() ①隐私权②生命健康权 ③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④名誉权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②④ 12.公民有权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 ①央视某节目主持人出版自传②某明星在《实话实说》栏目中公开自己的一些个人私事③某人公开发表自己的一些信件④某“美女作家”在网上公开发布有伤社会风化的“个人写真集”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13.许某与肖某同住一室。许某乘肖某不在,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出其日记,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将日记交给同学传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许某的这一行为侵害了肖某的() ①肖像权②隐私权③姓名权④名誉权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14.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是() A.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按法定程序予以检查 B.父母或监护人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 C.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 D.村干部拆阅劳教人员寄给家属的信件 15.下列行为属于合法搜查的是() A.商场保安人员怀疑某顾客偷东西而对其进行强行搜查 B.某位学生丢失了东西,老师搜查了部分学生的书包 C.司法机关为了执行公务,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进行搜查 D.社区巡逻队为清理流动人口进行夜查 16.小英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来往频繁。班主任怀疑她在“早恋”,便私拆了她的信件,并命令小英在班上公开解释自己“早恋”的问题。该班主任的做法() 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 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 C.可以使小英的学习成绩有很快的提高 D.侵害了小英的隐私权及人格尊严权 17.下列关于个人隐私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尊重他人隐私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B.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C.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受法律保护 D.保护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18.依照法定的程序,可以检查公民通信的是() ①监护人及老师②人民法院③公安机关④检察机关 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 19.某村委会办公室新买的一台电脑突然被盗,村长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系本村人所为,于是便带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对此,村民们议论纷纷,发表了如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村长无权搜查公民住宅,其行为已经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 B.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有盗窃者才会拒绝搜查其住宅 C.村长的行为的初衷虽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但他必须依法行事 D.搜查公民住宅只能由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20.小红与小芳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最近小红把自己的一个小秘密告诉了小芳,并要求她不要跟任何人说。但第二天,小红发现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她的秘密。对于小芳的行为,小红应该() A.以牙还牙,把她的秘密也全部抖出来 B.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重选择倾诉对象 C.吸取教训,以后再也不向任何人倾诉心中的秘密和烦恼了 D.跟小红绝交,因为她太没有信誉了 2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因此,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做到() ①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②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 ③不传播别人的秘密④自我封闭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22.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①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②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 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④若造成较大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三、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3.要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权,我们就得做到古人说的:“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四、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24.“你的房子打算出售吗?”“你的房子是不是要出租?”新买房子还没有拿到钥匙的钱先生一星期就接到了六个这样的自称是房地产中介业务员打来的“咨询”电话,陌生的电话让他不堪其烦,而且电话里,对方对他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甚至房产投资情况都一清二楚。“除了这些,他们到底还知道些什么?”钱先生一想起这些咨询电话就心有余悸。 (1)上述材料中提及的哪些内容属于钱先生的隐私? (2)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行为是否侵权?为什么? 25.王军和赵敏是同窗好友。一天,班里一位同学的手表丢了。当晚,赵敏去王军家玩,发现了那块手表,几经追问,王军承认是他拿了同学的手表,并央求赵敏一定要为他保密,但又不愿还给同学。回家后,赵敏心事重重,想把事情真相告诉老师,可王军一再强调这是他的个人隐私,一定要保守秘密…… (1)你认为王军关于个人隐私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赵敏同学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吗? 26. 15岁的小娜最得意的是自己的小书桌有个带锁的小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这天放学后,小娜突然发现自己书桌抽屉上的锁被妈妈砸开了,当她质问妈妈时,妈妈轻松地说:“我想看看你的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小娜听完后又气又恼。 (1)从法律角度看,妈妈的做法属于什么行为? (2)为了消除母女间的隔阂,请你向小娜和她的妈妈提几点建议。 27.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段对话: 同学甲:昨天晚上,我妈又翻看了我的日记,没办法,谁让她是我妈呢! 同学乙:老师昨天把我的信交给我妈看了,我非常生气,准备…… (1)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2)同学甲的态度对吗?这种态度普遍存在吗?它说明了什么? (3)展开你的想象,推测同学乙应当怎么做,说说你的看法。 五、探究体验 28.情境故事解读: 情境故事一: 小隐和思思是好朋友。一天,小隐看到思思在写什么,就好奇地问:“你在写什么啊?”思思犹豫了一下,说:“你看吧!”原来思思写的是她的另一个好朋友盼盼的事情。盼盼的爸爸妈妈昨晚又吵架了,吵得很凶,盼盼只好躲到思思家做作业。思思正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小隐说,这事一定要告诉老师。思思同意了。于是,两个人一起去找老师,老师听了之后,问思思:“盼盼家住哪里?家里的电话是多少?我马上和她父母联系。” 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隐、思思和老师的做法? 情境故事二: 小隐的班上来了个新同学小红,小隐想和她做朋友,就主动和她交谈,并想问她家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庭住址等,还主动告诉了小红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却说:“这是我的隐私,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有同学知道了就给小隐打抱不平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吧!” (1)年龄小就没有隐私吗?隐私就是丑事吗? (2)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处理这一议论? 情境故事三: 夜深了,天气很冷,小隐一家人睡得正香。这时,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现在他们要求小隐家开门接受检查…… (1)你认为小隐爸爸要不要开门?说一说你的理由。 (2)与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隐私权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29.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是我们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而尊重他人的隐私,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只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权才能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你会保护和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吗?设想一下,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我会保护、尊重个人的隐私权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