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感觉 | ||||||||||||
内容 |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感觉”,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所接受信息的来源和感受器在个体身上所处位置的不同,把感觉分为两类: 1.外部感觉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2.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1)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反映我们身体内部状况及各器官活动变化状态的感觉。 (2)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信号的感觉。 (3)平衡觉:也叫静觉或姿势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任何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是感觉阈限的问题。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2)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的适应。 ★温度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 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月明星稀”。 再如: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小说《陪衬人》,描述了一些有钱人的小姐、太太们,专找一些长得比较丑的、没什么特点的人,经常带在身边,出没于公共场合,以显示自己的美。《唐伯虎点秋香》“秋香的回眸一笑”也是利用了对比的效果。 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例如:吃完糖后再吃药,就会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后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被称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例如: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审核常见问题解答 2016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公告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试题大全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