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5青岛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2015青岛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文章底部有word版下载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的规 定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 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桎梏/诰命 喟叹/溃乱 瞠目结舌/称心如意 B.商榷/怯懦 谥号/嗜好 绿草如茵/绿林好汉 C.游弋/摇曳 侥幸/角色 拾人牙慧/拾级而上 D.叨扰/絮叨 殉职/徇私 面面相觑/唏嘘不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笼络 紧箍咒 彪炳千秋 蜂涌而至 B.影碟 蹚浑水 奖掖后进 坐镇指挥 C.秸杆 消火栓 平白无故 貌合神离 D.怄气 笑咪咪 享誉中外 甘之如饴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卖奶难的现象,奶农倒奶、卖牛 杀牛的情况时有发生。业内人士对国内养殖业的 进行了分析,认为因规模、质量、口碑上的问题,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国内一些奶农“倒牛奶”几乎成为必然。对此,农业部实地调研, 各方意见,要求各级地方部门全力以赴稳定奶业生产。 A. 甚至 态势 征询 B. 直至 走势 征询 C. 甚至 态势 垂询 D. 直至 走势 垂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女作家迟子建说,好的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穿行在繁华的现实世界里,不管世态 多么炎凉,都会安之若素。 B.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2014年十大流行语,“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你懂的”等流行语脱颖而出。 C.从接受任务那天起,核物理学家于敏身先士卒,一言九鼎,率众实现了新中国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的目标,谱写了一段“铸核盾,卫和平”的传奇。 D.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 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曾经如日中天的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涉嫌故意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6亿元的“天价罚单”。 B.语文味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为宗旨, 使其体验到的诗意美感和自由境界。 C.今年春节档国产电影在故事、角色、制作及审美方面满足了大部分观众的观看,在艺术性和娱乐性方面给予观众良好的体验。 D.400余件珍贵陶瓷文物首次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公开展出,参观者不仅能领略古代的商贸盛景和关中风情,更能了解到古人的礼乐文明和饮食礼仪。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的颜色 聂还贵 人类发明创造的物质成果,谓之文明,而文化则是文明成果里的声息萦回。文明为物质属性,文化乃精神氤氲。如仰韶文化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皆属仰韶文明,透过这些历史遗存之物,所传达出的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便是文化。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沉蕴着创造者的主观意图;一定的文明,既是一定文化的物质表现形态,又深刻影响着文化的扬弃发展。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魄,文以铸之。任何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辉煌灿烂中,都熔铸和闪耀着文化力量的华彩光芒。 文化,就个人言之,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放之民族和国家层面观照,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维度的指向与牵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跻身世界之林的身份证明。房龙说:中国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名称。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群体印象、集体记忆,是一代代族人群体累积传承的风俗、习惯、道德、生活理念等的总和,俨然中国古人讲的那个“礼”。一个人的文化,是其所属民族、家族、家庭集体记忆,以及职业气息熏陶与周围环境影响等纷繁因素交汇、融合、雕琢的产物。由此,文化便成为一个人对事物判定、鉴别的规则,以及坚守和遵循的秩序、礼数、礼节,成为大到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人在特定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条件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文化以力量的方式存在与显现,这力量像无形无状的风,隐蔽在时间深处。其功能在于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一国历史上的版图伸缩,政权延更,都不是民族融合的最后解释。惟有文化,尤其核心价值观趋向认同,方能聚成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终极力量。精神属性的文化,常常通过有形的文化符号,物化为可感可触的直观形象。夏陶、商铜、周漆、汉玉、魏像、唐俑、宋瓷、明木、清画,所以成为一个朝代的标识,不完全因为艺术美感,更在于它们承运着历史的底蕴,传递着人类文明的信息,跳动着所属时代的文化脉搏。 在文化诞生之前,人类并无历史可言。“文明”与“文化”,在欧洲语言里,始用于中世纪启蒙运动。据拉丁语考,文化来自乡间,起源于农民的麦田果园;文明发端于城市,来自公民的都市世界。汉语里的文化与文明概念,初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往往交叉使用,之后汉晋南北朝一脉传袭。文化是活变的,发展的,其以优美曲线画出自己的历史形态,并在与文明演进相呼应中不断谱唱扬弃与创新的乐章。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既鼓动着文化的推陈出新,又镌刻着文化反哺的鲜明业绩。人类迄今演绎重大文明进化过程为: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人类物质文明阶段相对应,理念的人类文化发展模式依次呈现为: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生态文化。 文化活着,历史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活着;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历史,与自己独特的语言密不可分。全球化语境下,语言文字的花卉,面临严冬寒潮的摧残。坚持自己文化主权,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深刻觉醒。法国通过一项法律:在该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解释:这是保卫法语的国际地位,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对抗中“确保莫里哀和加缪的语言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漏掉”。 (节选自2015年2月28日《山西日报》,有删减) 6.下列表述,不属于“文明”与“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A.文明是人类发明创造的物质成果,文化是隐于文明成果中的声息精神。 B.文明是一定文化的物质表现形态,又深刻影响着文化的扬弃发展。 C.“文明”与“文化”,始用于中世纪启蒙运动;文化来自乡间,文明发端于城市。 D.“文明”与“文化”相互影响,文明推动文化出新,文化反过来哺育文明。 7.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国家之魂魄,其华彩光芒体现在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B.无论从个人层面还是民族国家层面来看,文化都意义重大,房龙的话就是最好的明证。 C.文化物化为可感可触的直观形象而成为一个朝代的标识,是因其可以承载历史,传递文明。 D.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与人类物质文明阶段相对应,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呈现相应的理念模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文化,是一代代族人群体累积传承的风俗、习惯、道德、生活理念等的总和,就是中国古人讲的“礼”。 B.文化的功能在于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化物;只有文化,才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终极力量。 C.汉语里的文化与文明概念,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两个概念交叉使用,到汉晋南北朝时二者合并为一。 D.国家的文化与历史,与语言密不可分,纯洁民族语言,坚持本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各国的自觉认识与自觉行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貂之裘敝 敝:破旧 B.乃夜发书,陈篋数十 陈:摆开 C.简练以为揣摩 简:选择 D.当秦之隆 隆:隆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不与言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黄金万镒为用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C.转毂连骑,炫煌于道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苏秦“合纵”之策产生的政治影响的一组是 ①革车百乘,锦绣千纯 ②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③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④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⑤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⑥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大,时机不 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一年后说服赵王采用“合纵”之术, 然后奔波各国,建立军事联盟,最终名利双收。 C.文中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写出苏秦得势前后的不同遭遇,刻画细致传神, 对比鲜明,展现了战国时代崇尚功利、淡薄亲情的炎凉世态。 D.苏秦或说秦王“并诸侯”,或说赵王“抑强秦”,其外交政策相反但实质上目的相同,即获 取个人的尊位与富贵。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3分) ②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3分) ③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和乐天《春词》 春游湖 唐•刘禹锡 宋•徐俯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①。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1)徐诗中的“蘸”字运用巧妙,请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都写了“春天”,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雍也》)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五、(12分) 16.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4分) 寒假将至,部分中小学校门前信号灯因主要为保障学生过路安全而设置,学校放假后已无必要继续运行。交警支队经调研,将根据中小学校的放假时间暂时关闭部分学校门前的信号灯及电子警察设备,开学时再恢复使用。 据介绍,我市将暂时关闭的中小学门前信号灯共81处,其中市南23处、市北41处、李沧17处。根据有关放假时间安排,信号灯暂停使用的时间段安排如下:小学为1月31日至3月2日、其它教育阶段学校为2月7日至3月2日。 17.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4分) 我们不断地用知识去丰盈、充沛自己的内心,最后,你认知到了骄傲自满的缺陷,于是你学会了自谦低调; , ; , ;你知晓了仁义礼智信的深厚,于是你学会了诚实敬重。 18.家和苑社区将在春节期间举行系列文化活动,请根据下表拟一条微信,邀请你的朋友参加本次活动。要求: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60字。(4分) 家和苑社区春节文化活动安排表 时间 主题 内容 正月初四 “知民俗、迎新春” 有奖知识答题竞赛 以家庭为单位,回答有关传统民俗的知识,专家现场点评 正月初五 传统民间游戏活动 一家人同玩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游戏 正月初六 经典诗词朗诵会 艺术家与群众家庭同台朗诵经典诗词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麦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的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嚅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选自《中国闪小说年度佳作2014》) 19.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 20.请简要分析作者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4分) 21.小说结尾写大斌子、“我”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有什么作用?(4分) 22.这篇小说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1.C 2.B 3.A 4.A 5.B 二、(9分) 6.C 7.D 8.B 三、(12分)9.D 10.C 11.C 12.A 四、(24分) 13.(10分) ①现在先生庄重地(严肃地、一本正经地)不远千里(前来)在朝堂上教导我,(我)希望您在来日教导我。(3分) 评分标准:3分,重点词“俨然”“庭教”“以”,各1分;译错一处扣1分。 ②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3分) 评分标准:3分,重点词“以……为”“秦”、判断句,各1分;译错一处扣1分。 ③妻子斜着眼睛来看(不敢直视),倾耳而听(倾听、洗耳恭听);嫂子像蛇一样匍匐在地爬行,拜了四拜,自己跪在地上谢罪。(4分) 评分标准:4分,重点词“侧目而视”“侧耳而听”“蛇行”“谢”,各1分;译错一处扣1分。 14.(8分) ①“蘸”是动词,拟人手法,写两岸的桃花碰水而盛开;写出桃花鲜艳饱满的形态,烘托出生机盎然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评分标准:手法1分,解析1分,作用2分。 ②刘诗写闺中女子的动作情态,抒写其在春日中的闲闷忧愁之情;徐诗则描写游人所见之景来表达对春天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1)己欲达则达人 (2)欲辨已忘言 (3)三顾频烦天下计 (4)秋水共长天一色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乱红飞过秋千去 评分标准:每句1分,错一处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4分) 示例1:我市中小学门前信号灯 将随寒假的开始与结束 来关停 和重启。 示例2:我市中小学门前信号灯 将 在寒假期间 关停,开学后恢复。 评分标准:每点1分。 17.(4分) 示例:你认知到了道德伦理的尺度,于是你学会了原则礼法; 你认清了抱残守缺的狭隘,于是你学会了创新突破; 你认识到了苦难挫折的必然,于是学会了坚韧坦然的面对。 评分标准:每句2分,其中形式1分,内容1分。 18.(4分)答案示例(略) 评分标准:邀请语、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项目各1分;超字扣1分。 六、(18分) 19.(4分) 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 欲扬先抑(前后对比)。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使人物形象突出,读者印象深刻。 评分标准:手法1分,阐释1分;作用2分。 21. (4分)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大斌子、王老师态度转变,彼此理解,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②符合阅读心理——结尾美好,情节上与上文形成对比;③深化主题——突出人性的善美。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 22. (6分) 特点:顺叙插叙交替使用。分析:①全文采用顺叙方式,故事展开更条理,更加完整。②插叙大斌子与老王头的恩怨和自己的感慨等,使故事来龙去脉更清楚,增加故事的波澜。③丰富了人物性格;④帮助读者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评分标准:特点2分;作用4分,每点1分。 七、(60分) 23. 参考2014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点击下载: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语文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