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6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内容
    2016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随着考研心理学报考的火热,考生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愈发激烈,想要在备考中拔得头筹,就要早下手为强。对于心理学这个专业来说,考纲考查方面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小编带各位考生复习的知识点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侵犯行为 1.含义: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行为。
     2.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死本能敌意性、攻击性冲动的根源);生态学理论(人有基本侵犯本能,是进化的产物);新行为主义理论(挫折导致侵犯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社会学系理论(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3.发展:2岁时有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常因玩具被抢出现沮丧、哭泣;指向人的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并达到顶峰,5岁开始减少,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攻击减少,语言攻击增多。   
     4.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身体侵犯和语言侵犯。   
     5.影响因素:家庭(武断、冷漠、拒绝、放任的父母,充满矛盾的家庭情绪都会导致儿童侵犯行为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   
     控制: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亲社会行为 1.含义: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2.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个体为了的生存与繁衍,需要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应性);精神分析理论(亲 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学系理论(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认知理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影响了其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3.发展:在幼儿期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知识技能   
     4.训练:角色扮演系列;自我概念系列;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1: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