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内容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
    一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教材第134页的例1及136页的1-3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 教具准备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 轻的一端就会… …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
    2 .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 1 )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 瓶钙片,其是有一瓶少了3 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 2 )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
    3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 1 )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
    ( 3 )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 .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 … ),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 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这里有5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2 .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 1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 瓶钙片,其中有1 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 3 )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老师帮助板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观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 4 )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 5 )老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 … 还可以… … 。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5 .完成教材第136 、13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 l )第1 题,因总数为9 筐,故可平均分成3 份,只称2 次就能保证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 筐,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能称出来的,也不能保证2 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 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 2 )第2 题,把15 盒平均分成3 份,至多3 次就可能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约 2 课时
    课时1找次品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电脑出示图片: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再出示它爆炸的图片。
    电脑解说: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了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引起的。
    师:可见,次品的危害有多大,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重一点或轻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研究找次品。
    出示课题:找次品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自主探索。
    a 出示口香糖: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吃了两粒的,你说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
    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
    让生根据讨论题同桌互相说说方法:
    电脑出示:同桌说说:(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b 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在天平演示。
    师据生回答板:3(1,1,1) 1次
    2、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
    a 出示:小组讨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根据讨论题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成员听。
    b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边演示边讲。
    师据生回答板:5(2,2,1) 2次
    5(1,1,1,1,1) 2次
    三、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9”“刚才大家都很聪明,都能在几盒口香糖里找出轻的那盒次品来,那如果有的次品是比是重一些的,那你又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呢?”
    1、课件出示例2,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次品重、至少、一定。
    2、让学生拿出九个正方体,把它当作这几个零件,自己根据刚才的讨论题,说说方法,如果想到有几种方法的,都将方法说出来。
    然后让生说说方法,师据生回答板:
    零件个数 分成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9 3(4,4,1) 平
    不平4(2,2) 不平2(1,1) 3次
    9 3(3,3,3) 平 3(1,1,1)
    不平3(1,1,1) 2次
    9 5(2,2,2,2,1)平(2,2)平 不平2(1,1)
    不平2(1,1) 3次
    9 9(1,1,1,1,1,1,1,1,1) 4次
    2、观察分析,寻找规律。
    “好,刚才我们在9个零件里找次品,方法就有四种了,如果待测物品更多一些,那方法也会更多,如果每次都这样找的话就比较?(麻烦、复杂)对,那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规律呢?”
    “同学们观察表格,那种方法最简便、最快的?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那这种方法我们分成几份?是怎么分的?”(分成三份,并且平均分)
    “是否所有“找次品”的问题中,都可以将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呢?”(不是)
    “对,有的数能平均分成3份,如:6、9、12、27等。有的数不能均分成3份,如5。”
    “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板5(2,2,1)),我们要分成三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怎样?
    (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
    (2)假如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怎么办?
    据生回答出示:最好方法: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
    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
    3、练习:如果零件是10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
    让生思考后回答,师电出:10(3,3,4)
    如果零件是11个呢?11(4,4,3)
    四、看书质疑
    五、练习:书本第136页的第2题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跟同桌交流交流。”
    师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上得不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知识。”
    七、板书设计:
    找次品
    最好方法: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
    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
    3(1,1,1) 1次 零件个数 分成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5(2,2,1) 2次 9 3(4,4,1) 平
    5(1,1,1,1,1) 2次 不平4(2,2) 不平2(1,1) 3次
    9 3(3,3,3) 平 3(1,1,1)
    10(3,3,4) 不平3(1,1,1) 2次
    9 5(2,2,2,2,1)平(2,2)平 不平2(1,1)
    11(4,4,3) 不平2(1,1) 3次
    9 9(1,1,1,1,1,1,1,1,1) 4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