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复习:新文化运动 | ||||||||||||||||||||||||
内容 |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复习: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在考研政治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考点,下面作者就带各位考生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刊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名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为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以及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闻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胡适对白话文的提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发展 (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它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激烈姿态,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唤醒了下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第二,他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从而为外面的各种思想流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2)"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第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既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 第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作用。 考研政治频道推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