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计划数量: 我院2016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8名,全部为公费,学制为三年(全日制)。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身心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 (二)年龄不超过40周岁(截至2016年9月1日); (三)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军队院校应届毕业军人硕士研究生; 2、已获得全日制硕士学位的部队在职干部; 3、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满两年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不满两年但科研成果突出的部队在职干部;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本科毕业满六年)且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部队在职干部。 注:根据总部规定,在职干部报考博士研究生,须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且(截至2016年9月1日),并在全军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备案。 三、报名方法及时间 考生持所在师级单位干部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应届硕士研究生还需持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证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政治审查表》和《军队干部报考军队系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协议书》(可直接下载,也可来电或来信索取并按要求填写)到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亦可邮寄进行报名),同时交报名费300元。根据总部规定,我院将对报名信息与总部下发的准考数据进行核对,凡手续不全、资格不够、报考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核发准考证。报名时间:2015年12月23日—2016年1月20日。 四、考试地点及时间: 初、复试:2016年3月下旬(具体见准考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业务课考试复习范围及参考书目 ■军事情报学专业 1、情报理论研究方向(李志东) (1)张晓军,《〈武经七书〉军事情报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张晓军,《军事情报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学术门类·军事情报学学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4)《当代国外军事名著精选》(上下卷),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 (5)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时事出版社,2005。 (6)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10。 (7)张晓军,《美国情报著作选》,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8)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9)Sherman Kent,Strategic Intelligence for American world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7. (10)Richards J. Heuer Jr.,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Intelligenc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999. (11)Colonel John Hughes-Wilson,Military Intelligence Blunders. New York: Carroll Graf Publishers, Inc., 1999. 2、情报分析研究方向(徐万胜) (1) 张晓军,《军事情报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 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3)(美)谢尔曼·肯特,刘微、肖皓元译,《战略情报:为美国世界政策服务》,金城出版社,2012。 (4)(美)马克·洛文塔尔,杜效坤译,《情报:从秘密到政策》,金城出版社,2015。 (5) 李际均,《论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02。 (6) 林治远,《外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教程(第二版)》,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7) 祁怀高等,《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中华书局,2014。 (8) 徐万胜等,《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情报史方向(孙建民) (1)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1~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2)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3)孙建民,《战后情报侦察技术发展史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4)T.N.杜普伊,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国际军事与防务百科全书》,解放军出版社,1998。 (5)吴明冰,《特种战线:百年来国际无线电信号侦察和信号保密的斗争历程及经验教训》,金城出版社,1996。 (6)孙建民,《情报战战例选析》,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7)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1500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战争与历史进程》,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外国语言文学 1、对象国研究——美国政治与军情方向(潘志高) (1) O'Connor, Karen, and Sabato, Larry J. (2002) American Government: Continuity and Change.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Viotti, Paul r, and Kauppi, Mark V.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and Beyond,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3)Miller Alan, Peter Maslowski. For the Common Defens: A Mlit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4. (4)梅仁毅,《美国研究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 Richelsm, Jeffrey. The US. Intellijence Community. New York:Westview Press,2008. 2、对象国研究——美国外交与战争决策方向(李志东) (1) Herring, George C., From Colony to Superpower: U.S. Foreign Relations Since 177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8. (2) McCormick, James M.,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Process, Boston, M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0. (3) Millett, Allan R. et al., For the Common Defense: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607 to 2012, New York: Free Press, 2012. (4) Rosati, Jerel A. & James M. Scott, The Politics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5th ed., Boston,M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1. (5) 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 (6)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三联书店,2007年。 (7) 周琪(主编):《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对象国研究(孙成岗) (1)ベネディクト:『菊と刀』,各出版社各版均可。 (2)会田雄次著:『日本人の意識構造』,講談社,1972年版。 (3)吉田裕著:『日本人の戦争観』,岩波書店,1995年版。 (4)千葉徳爾著:『負けいくさの構造』,平凡社,1994年版。 (5)小泉親司著:『日米軍事同盟史研究』,新日本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杨主编:《日本军事基本情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薛翔主编:《国家安全战略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8)江新凤主编:《当代外国军事思想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军事翻译——当代翻译理论研究(韩子满) 考生应对当代翻译理论和中西翻译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一些主要的翻译理论流派和重大翻译事件和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同时具备过硬的语言基础和翻译实践能力,能够对翻译质量做出合理的评判,懂得一定的软件知识,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利用合理的研究手段,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具体的翻译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论证。 (1)陈德鸿 张南峰(编),2000,《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罗新璋(编),《翻译论集》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9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 (6)Gentzler, Edwin,《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Kelly, L. G. . The True Interprete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79 (8)Munday, Jeremy,《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9)Pym, Anthony.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0. (10)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 5、军事翻译(杨仕章) (1)Фёдоров А. В. Основы общей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 М., 1983. (2)Комиссаров В. Н.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е. Курс лекций. М., 1999. (3)Гачечиладзе Г. Р.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перевод и 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взаимосвязи. М., 1972.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 (5)吴克礼,《俄苏翻译理论流派述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6)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6、语言信息处理(毕玉德) (1) 俞士汶编著.计算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桂诗春、宁春岩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 鲁川著.知识工程语言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 美 ) 朱夫斯凯 (Jurafsky, D.) 等著;冯志伟, 孙乐译.自然语言处理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 马少平编著,人工智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 Sergei Nirenburg & Victor Raskin. Ontological Semantics. Mit Press, 2004. (7) 谭浩强 .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3。 7、语言信息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与知识工程(张克亮) (1)伍铁平主编,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翁富良, 王野翊编著. 计算语言学导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2005。 (3)James Allen著,刘群等译,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陈恭和著,Access数据库基本教程.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5)黄曾阳著,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新思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黄曾阳著,HNC理论全书(第五册):论语言概念空间的总体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7)马少平著,人工智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谭浩强著,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注:本方向文理兼收。文科(限语言学及相近专业)类考生可选概念层次网络,复习范围及参考书目:(1)--(6);理工(限计算机及相近专业)类考生可选人工智能原理,复习范围及参考书目:(1)--(4)、(7)--(8)。 8、文学与文化——英语国家文学与文化研究方向(王岚) (1)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Guerin, Wilfred L.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4th e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 Harland, Richard.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拉曼·塞尔登编.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问题学研究(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相关英语国家重要的诗歌、小说、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 9、语言学——文体学与翻译方向(赵翠莲) (1) Paul Simpson, 2004, Stylistics. London: Routledge. (2) Nina Norgaard, 2010, Key Terms in stylistics. New York: Rocio Montoro and Beatrix Busse. (3) Peter Fawcett, 2007,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Saeed, J. 2009. Semantics. Wiley-Blackwell. 10、语言学(樊明明) (1) Кожина М.Н., Дускаева Л.Р., Салимовский В.А.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Флинта: Наука, 2008. (2) Стилистика как речеведение. Под ред. Дускаевой Л.Р. М.:Флинта: Наука, 2013. (3) Язык СМИ как объект междисциплинар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Часть 1,2. Под ред. Володиной М.Н. М.:Изд-во МГУ, 2003, 2004. (4) 白春仁,汪嘉斐,周圣,郭聿楷,《俄语语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 樊明明,《现代俄语修辞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6)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语言学——亚非语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钟智翔) (1)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任谦光.《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邢富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7)陈原.《社会语言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谷晓娟,张迈.《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外语/二外 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阅读理解一般的文章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并具备该语言基本的听、说能力。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