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北师版初一下册《毛泽东词两首》教案
内容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提供的北师版初一语文下册《毛泽东词两首》教案,欢迎阅读。
    《毛泽东词两首》教案(一)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和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沁园春·长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4.《采桑子·重阳》由议论而转入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3.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毛泽东词两首》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内容。
    2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4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抗日战争时期,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工农红军创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当时亲自率领红军长征,在胜利时回顾红军战士经历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雄伟、情感激昂的壮丽诗篇。
    2出示诗题《七律·长征》。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自学生字词;初读感知诗歌内容。
    三、细读理解,品味诗境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抽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诗句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2)讨论:从“只等闲”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根据自己的体会练读诗句。
    (4)学生汇报朗读——自评(他评)——练读——分组读。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诗句,齐读。
    (2)通过“五岭逶迤”、“liuxue86.com乌蒙磅礴”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3)通过“腾细浪”、“走泥丸”体会红军的英雄气概——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
    (4)带着体会练读诗句。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通过影像或文字资料了解“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与敌人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练读诗句。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自读诗句,谈自己的理解。
    (2)多种形式读诗句,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四、回归全文,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的意境。
    2.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板书:
    七律·长征
    腾 越五岭
    疾 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英勇无畏 乐观向上
    清平乐·六盘山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通过对《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诗词又有了更多的了解。一起背诵这首诗。
    2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作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错的字音。结合课后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试着互相解答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自由练读课文,读通顺。
    三、理解词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
    1全班交流: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再读,把自己读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疑难,结合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讨论理解。
    4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四、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五、练习书写生字,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点击查看更多北师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