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望月》教案
内容
    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的《望月》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望月》教案(一)】
    谈话导入
    1.当当当当当
    (听到这个开场白,我就想笑,想到了唐僧对待悟空,老师仿佛在说:“悟空,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时忍住了,但是事后想想,挺有意思的。)
    2.舞台和我们的教室是一样的一样的啊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文章《望月》,齐读课题
    2.这样读是不是让月光太亮了,看看这幅图,想想月亮停留自爱空中的那种感觉,看看,月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谁先来读一读呢?
    (1)指名读
    (2)老师还在不断地交流
    二、新授
    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谁眼中的月亮,那作者心目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这段话
    (1)屏幕出示,学生读
    声音这么嘈杂怎么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如果有让你心动的词语,让我们划下来,细细地品味,可能让你知道更多藏在文字的情思。
    (这个问题设计得非常好,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语文课堂教学要求问题要整的精神,一个问题就带动了学生全文的朗读,很用心的设计。)
    (2)师生交流
    (3)指名读(配乐)
    美文、美读、有没有同学自己推荐自己来读读这首诗篇的呢?学生自己推荐读
    教师点评:如果让我们沐浴在这宁静的月下,那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感觉,难怪作者晚上不睡觉,到甲板上欣赏美丽的夜色,其实谁不着的不断有作者,还有我的小外甥,这都是月亮惹的祸
    2.谁愿意读,我和小外甥对诗的那一段话
    指名读
    出示:诗文
    这些诗都镶嵌着一轮明月,在诗人的诗文中都有哪些内容,你看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
    3.月亮还是那一轮月亮,月在诗人的眼里是非常善于变化的。
    (1)有……作用,有……作用等等
    (2)齐读文中带有月的诗句
    (3)有月的诗歌多如繁星,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月亮的诗歌呢
    (4)师生交流
    “秦时明月汉时关,……”
    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
    (5)教师范背:《春江花月夜》配乐,让我们在这样动情的音乐声中好好地颂颂有月的古诗
    (6)学生吟诵
    3.让我们在回到甲板上,看看在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是怎么样的呢?
    (1)学生说:……
    (2)表情要是在动人一些就更加绘声绘色了
    (3)小外甥眼中的月亮令人惊讶
    (4)老师不改一个字,同样是一首诗。(把小外甥的文字改成了诗的排列方式)
    出示:
    (这里又是老师的一大创新,合理地使用教材,不管是否恰当,但是我觉得处理得很好,诗一样的语言,加上诗一样的课文,美,真的很美!)
    我们都和小外甥一样,一样地对生活充满情趣,月亮在你的心目中像什么呢?
    (1)像少女、魔术师、摇篮、
    (2)载liuxue86.com大家的眼里月亮是多趣的,在作家的眼里,在诗人的眼里是多情多愁的。为什么同样一轮月亮在不同的人的眼里,为什么就不同了呢?
    你有一颗怎样的心,就有一颗怎样的月。这就是以心观物,万物皆有情。
    (老师讲了一段让人听不懂的话,让学生难以明白。)
    用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刘智春老师的话说,听一位语文和口语功底非常深厚的教师上课,听课的老师是一种享受不谈,对于学生来说,所受到的熏陶也是非常令人难以忘怀的。试想,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具备这样的素质,用诗一样的语言,带领的学生读书、感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即使有的学生感到疑惑,时间一长,熏陶的作用肯定要在其中显现。语文教师的魅力就在这里了。老师的评语和点拨似乎都没有离开过“月”字,一“月”何美,一“师”何能?都体现在浓浓的月色中了。
    【《望月》教案(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学生练习。
    2、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一)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6、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7、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8、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9、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0、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1、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
    2、指导背诵课文。
    3、举行山水诗歌朗诵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他的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段。
    二、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着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四、播放录音,展开想象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启发学生幻想。
    现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请你展开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出示“讨论区”)
    三、指导背诵课文。
    1、根据课文的思路理清叙述顺序。
    2、逐段进行指导背诵,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举行山水赛诗会。
    1、四人小组内先背诵,推荐一位在班级里比赛。
    2、每组一位代表上台朗诵。
    (推荐学生代表四位作为评委。)
    3、总结赛诗情况,宣布优秀选手。
    五、作业(见“测试区”)
    课后小记:
    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月亮如诗,就要学生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展开无尽的遐想,进行拓展。同时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以往学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以及进行有关山水的诗句进行朗读、背诵,增加学生古诗方面的积累。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