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高三语文《滕王阁序》教案 |
内容 |
高三语文《滕王阁序》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 1、作者: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背诵课文 二、重点段落分析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个别学生,全体学生) 二、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2~~5段。 1、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2、背3段分析景物之美。 (1)、第2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 (2)、第三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 (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 3、背4、5段,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1)、第四段写宴会盛况,兴尽悲来,感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2)、第五段言自己虽遭时命之穷,但正因之以自励,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3)、赏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三、作业:练习三、四。 附:板书设计 一、述宾主之美。 二、绘山川美景(近景,远景)。 三、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怀才不遇,不甘沉沦)。 四、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文特点。 二、积累实词义项及虚词用法。 教学步骤: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二,概括一下骈文的特点。 明确: 1、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意藻饰和用典。 2、结合课后练习二,找例句。 二、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加强论证,叙事抒情,而运用的手法却有所不同。有明用,有暗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高三语文《滕王阁序》教案【二】 教学理念: 1、古今联系 2、听、说、读、写、背、讲、练七要素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理解文意 3、体会文章的美感及骈文的特点 4、梳理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重点: 1、优美的翻译 2、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1、学生谈对于作家王勃的了解 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走进初唐诗人的精神世界 二、疏通文意: 1、学生听示范朗读 2、学生齐读、自读第一段,寻找文言知识点 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按结构梳理文章 学生提出问题,同学解答,学生翻译,老师点评 (1)、把握文章结构 (2)、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实词、虚词 (3)、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 翻译语段: 学生翻译、调整、教师归纳 词类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都为意动,以••••••为襟、以••••••为带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都为名词作状语,像雾、流星那样 宾主尽东南之美: 形容词作名词,俊杰、人才 句式: 物华天宝:判断句 宾主尽东南之美:判断句 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 借代: 襜帷暂驻 二、体会文章的特色 1、细读文章 2、课堂练习: (1)、比较学生习作《我的三中》片段与《滕王阁序》第一自然段 《我的三中》片段 民国的女子尊德,现在为西安三中。它处在名城胜地,与历史和现代相连.连带着八仙宫。 周围环绕着古树,影响扩至东郊,连及全市。这里的宝物众多,就像是天的珍宝,人才俊杰。 土地灵气,雄伟的学校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百年三中永远辉煌。 (2)、让学生仿照《滕王阁序》第一自然段将这段文字翻译成文言文: 学生动笔,学生念自己的翻译 参考翻译:尊德故校,西安新星. 地分名胜,时接古今. 襟八仙而带古树.控东城而引全都.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雄校雾列,俊采星驰. 百年三中,永铸辉煌 3。比较发现第一自然段(骈文)的特点: 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 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 三、背诵指导 1、学生先自由背,考察效果 2、老师指导运用层次加顺序的发法背诵前半部分 3、学生运用层次加顺序的发法背诵后半部分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俊采星驰,徐孺下陈藩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梳理: 故郡 新府 星分 地接 三江 五湖 蛮荆 瓯越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 4、自读第2、3自然段,自己翻译 四、作业 仿照《腾王阁序》仿写《我的三中》 教学反思: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