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中考化学12个必考知识点
内容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化学12个必考知识点,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考化学12个必考知识点
    一 、属与氧气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成三种条件①常温②加热③高温。反应条件越容易达到,金属活动性越强
    例如Mg和Al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而Fe只有在潮湿空气中才与氧气反应(即生锈),Cu生锈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说明铁比铜要活泼。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Fe、Al在冷的浓H2SO4和HNO3中会钝化,因此可以用铁制品和铝制品盛装浓H2SO4和HNO3(钝化: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即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碍了金属与酸进一步反应。)
    2. Fe的化合价具有升降性,单质铁与酸反应生成+2价铁离子(浅绿色),2价铁离子反应生成+3价铁离子(黄色)
    【注】铁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2Fe+3Cl2=点燃=2FeCl3
    因为Cl2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会把Fe氧化成+3价态。
    【题目解析】由蓝色沉淀想到Cu(OH)2,所以AB两种物质中一定有Cu2+、OH- ;再看反应②,首先钠盐均能溶于水,所以白色沉淀E可能是:BaSO4、Ag2SO4、CaSO4;反应③中硝酸盐均能溶于水,所以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AgSO4 这里注意下稀HNO3,初中化学里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有AgCl、BaSO4,所以我们能够确定两种沉淀,就能得到答案了
    A:Ba(OH)2
    B:CuCl2
    C:Cu(OH)2
    D:BaCl2
    E:BaSO4 F:AgCl
    反应方程式:
    ①CuCl2+Ba(OH)2---Cu(OH)2↓+BaCl2
    ②BaCl2 + Na2SO4 == BaSO4↓+ Na2SO4
    ③BaCl2+2AgNO3=Ba(NO3)2+2AgCl↓
    三、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㈡
    1.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投入到HCl、稀H2SO4 中为什么过一会才有气泡产生?———2Al2O3+3H2SO4===Al 2(SO4)3+3H2O
    2Al+3H2SO4===Al 2(SO4)3+3H2|
    因此实验题如果出现气泡过一会才产生是因为金属表面有氧化物薄膜,会先和酸反应
    2.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注】置换反应不仅发生在金属与酸之间,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①金属与金属:Fe+CuSO4===Cu+FeSO4
    ②金属与非金属:C+2Cuo=高温=2Cu+CO2|
    四、金属活动顺序
    1.设计实验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
    口诀:中间金属,两边溶液;两边金属,中间溶液
    例. 请你设计实验,判断Cu、Al、Fe三种金属活动性
    先根据金属活动顺序排序:Al、Fe、Cu
    ①中间金属,两边溶液:把铁片放入Al2(SO4)3、CuSO4中,铁与硫酸铝反应,与硫酸铜不反应,得出活动性Al》Fe》Cu(前置后)
    ②两边溶液,中间金属:把Al、Cu放入FeSO4中,FeSO4与Al反应,与Cu不反应,得出活动性:Al》Fe》Cu
    2.金属活动性应用(只会考察反应方程式)
    【湿法炼铜】涉及反应方程式Fe+CuSO4===Cu+FeSO4 (湿法炼铜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元素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湿法炼铜)
    【用洗像液回收银】Fe+AgNO3===Fe(NO3)2+2Ag
    五、置换中的先后顺序:先远后近
    即溶液中的阳离子(金属离子)会先与它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较远的反应,反应完后再进行下一个反应。
    例.把Cu、Mg、Zn、Fe放入AgNO3溶液中,由于Ag与Mg离得最远,Zn次之,所以置换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为Mg、Zn、Fe、Cu
    【思考】为什么硝酸银不能先与铜发生反应?
    :假设Cu先与AgNO3反应,生成Cu(NO3)2与Ag,再假设Cu(NO3)2与Fe反应,生成Fe(NO3)2和Cu,Fe(NO3)2再与Zn反应……这样,先反应的金属又再次被置换出来了,最后只剩下了Mg(NO3)2与Ag
    六、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金属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地壳中含量较高的有:Al、Fe、Ca;海洋中含量较高的有:Na、Mg
    2.适合提炼Fe的矿石的要求:①铁元素含量高②有害元素少
    (不用FeS2 二硫化亚铁的原因:含铁量低,产生的SO2会污染空气)
    重点知识:实验室还原Fe2O3
    1.原理:Fe2O3+3CO=高温=2Fe+3CO2|
    2.药品:一氧化碳、氧化铁、澄清石灰水(均用汉字书写)
    3.步骤:①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药品)
    ③定(先点燃尾部酒精灯,通CO,在点燃中间的酒精喷灯【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④完成后:先熄灭酒精喷灯,在停止通CO,最后熄灭尾部酒精灯【目的是防止刚生成的Fe在高温下重新被氧化;防止石灰水倒流入热玻璃管,使热试管炸裂】
    ⒋现象:红色粉末变为黑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尾气燃烧蓝色火焰(CO)
    七、工业炼铁
    ①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②设备:高炉
    ③原理:⑴C+O2=高温=CO2(产生高温
    ⑵CO2+C=高温=2CO(产生还原剂)
    ⑶Fe2O3+3CO=高温=2Fe+3CO2(主反应)
    ⑷CaCO3=高温=CaO+CO2|
    ⑸CaO+SiO2=高温=CaSiO3(产生炉渣)
    【注】所有反应均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Fe3O4与此同理
    八、金属的锈蚀与保护
    我们知道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那么导致铁生锈的条件都有哪些?
    1. 实验器材: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蒸馏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原因:含较少杂质,让铁钉只与水接触)、植物油(隔绝空气)、棉花和干燥剂CaCl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
    【补充】CaCl2可以干燥除NH3以外的气体。CaCl2+8NH3=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是一个配位化合物.不稳定,遇水时由于氨分子被水分子取代而分解,又变成CaCl2和NH3
    2. 铁钉生锈的条件:铁和氧气、水的共同作用(在盐水中,加热、高温下加速锈蚀,因此不能把家里的菜刀放到盐水里)
    3.除锈方法: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
    ①物理方法:砂纸打磨、刀刮、高压水冲
    ②化学方法:HCl,稀H2SO4洗 (不能长时间浸泡,且酸不能过量,否则铁会与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九、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
    ①干:保持清洁干燥
    ②膜:涂保护层或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
    ③镀:电镀隔绝潮湿空气
    ④烤:烤蓝
    ⑤改:改变铁的内部结构,形成合金
    十、金属资源保护
    防止金属腐蚀;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更新就告一段落了,各位需要注意的是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不要丢掉原本该丢的分哦!
    十一、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颜色相同
    稳定性: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不分离。
    【注】⑴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和酒精不是溶液。
    ⑵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一定是透明的
    3.溶质和溶剂: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
    溶剂,是溶液中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注意】未溶解的部分不是该溶液的溶质!
    不容的杂质、沉淀、生成的气体均不算在溶液质量中。
    十二、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质在溶解时常常是溶液的温度改变。 如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
    【区分】像NaOH溶解时放热的,属于物理放热,而CaO、H2SO4溶于水,或活泼金属放入酸中放热,酸碱中和,属于化学放热
    2.溶解过程
    物质的溶解通常有两个过程:
    (1)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引力,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这是一个物理过程
    (2)水合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一个化学过程
    即:扩散过程-吸热-物理过程
    水合过程-放热-化学过程
    【注意】扩散和水合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任何物质的溶解都有这两个过程。所以,对于物质溶解时表现出温度的升和降,取决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和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的相对大小。因为NaOH溶解时,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吸收的热量,所以表现为温度升高.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中考化学知识点口诀记忆
      中考化学知识点:酸碱盐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中考化学知识点:分子概念
      中考化学知识点:原子定义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