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
内容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学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一小节。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体会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默读课文。 教学 资源 1.习字册、小黑板 2.歌曲磁带《让我们荡起双桨》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想想诗歌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小组内过关。 3、全班展示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 评价、纠正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10分钟) 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欣赏。 2.教师解说:这首歌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它不仅陪伴过你们爸爸妈妈的童年,还陪伴过老师的童年,而且老师还会预料到,它还将会陪伴你们的童年!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指导读准生字:荡 桨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过关。 3、全班展示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土、王、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2)“轻”字右上角不是“又”。 (3)竖心旁中间的竖式第三笔,不是第二笔。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课文是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总共有几小节?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先看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示范归纳: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在北海荡舟游玩的快乐情景。)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这一小节总共写了几句话? 2.第一、第二行写了怎样的情景? 3.指名朗读三、四行,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感觉怎样?理解“环绕”。 4.小朋友深深陶醉在这美景中,那小船又是处于怎样的状态呢?伸出你的手,演示一下“轻轻飘荡”、“推开波浪”的不同。 5.指导朗读。小朋友们正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眼前的美景,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己练一练,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6.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作业 设计 ★ 完成《习字册》剩余字。默出本课的生字词。 ★ ★背出这首好听的歌词。 教学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3.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 资源 1.现在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丰富,教学时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预习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二、三小节诗歌内容。 2.在感受深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2分钟) 1、学习单1 ①这一小节又描写了哪些景物?。 ②“红领巾”指谁?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③自学时间:4分钟。 2.展示。(6分钟) (1)阳光、小鱼 (2)“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3、学习单2: ①“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你们有过这样的欢乐吗? ②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如画的美景,少先队员会想到什么呢? ③自学时间:4分钟。 4、展示。(8分钟) (1)读第二自然段。 (2)联系生活,回忆这样的快乐。 (3)“谁“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8分钟) 1.理解末尾两行内容的用法。 2.配乐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5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1小节。 2.默写词语。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二节 1.过渡: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 2.任务驱动。 出示:学习单1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4)此时此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小朋友们高兴地唱起了歌儿,这快乐的歌声飘荡在湖面,连水中的鱼儿都被吸引住了,忍不住探出小脑袋望着他们。指名读三、四两行。 (5)让我们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自豪、快乐地读读第2小节。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二)学习第三节 1.任务驱动。 出示:学习单2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4.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 1.课文中三个小节末尾的两行内容都相同,这叫反复。这样反复是为了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二、三, 作业 设计 ★《一课一练》二、三、四。 ★★将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父母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 3. 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 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 ) 主 良 ( )( ) ( )( ) ( )( ) ( )( ) 肖 果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教学后记: 学生在写字时,常把“桨”、“爽”写错,要注意强调和指正。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他们觉得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对党、社会主义的理解,虽然我在课中渗透了一下,但学生的理解还比较浅显。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综合练习 一、选字填空 1.应映 ()照答()放()倒() 2.飘漂 ()浮()扬()荡()泊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 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 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 尽情地歌唱 三、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烈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四、乱句成段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五、填空 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