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
内容 《燕子》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燕子》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趣。
    2、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燕子的形象、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情,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小燕子及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从《燕子》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谁知道关于燕子的知识,大胆地给同学们说一说。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三题任做两题)
    1、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燕子及春天的样子。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那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3、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品读美文,欣赏美景。
    1、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听课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2、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
    3、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4、运用语言,说写"光彩夺目的春天"。
    让学生先说再写自己见过或想象中的春天美景。
    二、结束语:
    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停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也赞美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板书设计:
    张贴学生的画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4: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