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 |
内容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 显示新本领 17苹果里的 横切苹果 创造力 “五角星” 深有感触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 抄写词语; 2 多音字组词; 3 造句;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5 听写词语。 课外: 1 查字典,解释带点字; 2 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1.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Xian hao qie 鲜好切 xian hao qie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名读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 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横切苹果 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指导朗读: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 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 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1.造句。 ①魅力—— ②清晰—— 2.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明白自己有无穷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按切苹果前、切苹果时、切苹果后将课文分成了三段,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2、我们一起把第一段读一下。 3、事情就这样平静地开始了,可接下去有了令人惊奇的发现。 4、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二段。 二、讲读第二段。 1、究竟有什么新发现呢?(随机板书:苹果里的“五角星”) 2、苹果,大家都熟悉,现在,老师请你来画一个大苹果。 3、又大又圆的大苹果画好了,如果老师要和你一起分享这个苹果,你们一般会怎么切呢? 4、请你用一条虚线表示出你的切法。 5、你们都是毫不犹豫地竖切,然而,小男孩是怎么切的呢?请大家拿出苹果,动手来切一切。 6、千真万确呀,苹果里真的藏有一颗“五角星”呢!所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践唯真”。 7、请大家用实线将小男孩的切法表示出来。 8、苹果切好了,小男孩此刻的心情怎样?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来?他说的话也应该带有自豪感。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9、刚才还不以为然的作者凑近苹果仔细一看,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呢?请大家轻声读第4自然段,用 划出看到的语句,用 划出想到的语句。 (1)作者看到了什么? “真的”、“果然”和第3自然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2)作者又想到了什么? 这表示我的心情怎样?哪些词应重读? (3)齐读第4自然段中的想法。 10.齐读第2段 三、讲读第三段 1、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哪会知道苹果里真藏有“五角星”,作者由此深受启发,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 2、这一自然段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3、很好,是指拦腰横切,那第一句中两次用了“也许出于”,这表示什么? 4、是猜想就不能确定原因,接着说的是确定的内容了,请一起读下面三句话。 5、这三句话讲“我”深有感触。感触有三层意思,一层深一层,那么第一层意思是什么? 6、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是指什么东西? 7、这一层肯定了苹果的“五角星”很有魅力,那为什么用上一个“竟”字呢?联系上文想想。 8、“我”的感触第二层是什么意思? 9、这个魅力,不仅指大家感到新奇有趣,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三层意思。 10、人的创造力是什么?课文怎么说? 11、什么叫“往小处说”?说是从具体小事上说,那么往大处说又怎么说呢? 12、往大处说呀,创造力的产生,在于一个人敢于怀疑前人的观点,打破自身的局限,哪怕是小事,也能用另一种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实践,才能有所发现,创造。 13、你们身上有没有创造力呢?可大着呢! 14、请用不同方法,迅速画十个等于号。可见,每个人都行,只要多动脑,勤思考,每个人的创造力无穷。 15、在平常的学习上、生活中,你们是否也能用新方法,从新角度来思考问题呢?(出板报、做作文、自己谱曲唱《我能行》……) 16、我们一起再来锻炼一下自己。讲古人拿竹竿进城的故事,请学生出谋划策。 四、总结课文 希望同学们也学小男孩,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有小发明、小制作涌现。 五、作业布置 小男孩不仅让作者大受启发,而且深深影响了我们,以他的切苹果中,你想到些什么?今天的日记请完成这个作业。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