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
内容 《三顾茅庐》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理解“仰慕、傲慢、光临、辅佐”等词语的意思。
    2、能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并认识这样的详略处理能突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刘备的言行,理解刘备荒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
    三、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对张飞的描写来突出刘备的为人。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整体了解课文,找出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起迄,并学习这一段落。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刘备求贤若渴、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群雄纷争,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它就是《三顾茅庐》
    (二)、揭题《三顾茅庐》并齐读课题。
    (三)、大家自由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2、读通课文。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读后检查:1、指名读生字。2、指名分节读课文。3、提问:A、课文记叙了刘备( ),( )请( )出山,( )的故事。
    B、解释“顾”C、课文提到了哪些人物。古人很有趣,除了他的姓和名,你还知道他的字吗?
    4、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A、指名回答。B、齐读课文第一句话。
    (五)、再次读课文,课文的哪能几自然段写三顾茅庐。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六)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1、师:时间过得很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第三次拜访孔明,说明什么?
    2、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用——划出表示刘备有诚意的句子。
    3、学习汇报:
    出示(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地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3)刘备大声自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我一起去。”
    (4)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4、齐读上述几句话。
    5、师:刘备此时就直愣愣地站着呢?当时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生:(1)刘备会想,待会儿见面该怎么说呢?
    (2)我怎么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
    (3)他在想,我以第三次来了,诸葛亮这回该跟我走了吧。
    (4)为了诸葛亮,已经连张飞都骂了,我的心真得够诚了。诸葛亮就是一块石头,也地感动了。
    小结: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过渡:刘备站在门外,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醒,他怎么样做?
    出示: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问:你们知道刘备是什么人吗?(1)大将军(2)汉朝的皇叔
    师:对,刘备是皇亲国戚,人称刘皇叔,他竟然给诸葛亮下跪,诸葛亮是什么人?
    回答:(1)读书人(2)普通百姓
    师:用张飞的话说,他是“一个村夫”,现在刘备竟然给诸葛亮下跪,足可以感动——天地。
    过渡:刘备冒着春寒,三顾茅庐,还有半夜里就早早的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终于见到诸葛亮,赶紧下拜……现在,你是诸葛亮,你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
    学生回答:
    (1)刘备对我可是一片诚意!
    (2)刘备对我这么诚心,我在他手下做官,要比我现在有趣。
    提问:(1)这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是谁?刘备。
    (2)既然写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课文几处写到张飞呢?请把课文写张飞的语句划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反衬出刘备的谦恭态度或诚心)
    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分角色朗读:刘备、张飞、诸葛亮、作者
    表演:刘备、张飞、诸葛亮
    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诚恳、有毅力、求贤若渴、虚心求教、礼贤下士
    七、作业:
    刘备与诸葛亮边喝茶边谈些什么?把它写出来。
    《三顾茅庐》教案(二)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二、教学重点: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三、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
    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 顾:拜访 ;茅庐:草房子
    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
    2、再读课文 “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
    (2)检查自读情况 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茅庐 诸葛亮 茅塞顿开 捆来 尊重 卧龙 恭恭敬敬 秀丽宜人 吩咐 讨论 群雄纷争 分析 半晌 时辰 辅助 潺潺 策略 疏疏朗朗 下榻
    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老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
    半晌:半天 尊重:尊敬看重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形容忽然领会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标准,集体评议)
    3、回到课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去拜访诸葛亮?
    2、 重点理解“两次”“拜访”“诚心诚意”
    从几个词上你看出了什么?(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3、指导朗读:你能把刘备的急切与虔诚读好吗?
    四、过渡:刘备为了能使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去了两次了,当他第三次再去茅庐的时候,见到诸葛亮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 抄词
    (1、齐读生词
    (2、指导书写:茅、诸、葛、捆、尊
    (3、完成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1、上节课你知道了什么?2、齐读1节。
    过渡: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他没有就此罢休,这第三次,他们见到诸葛亮了吗?
    二、细读第二到四自然段
    1、 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具体经过)
    其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出发之前、见面之前、见面以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刘备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不请出诸葛亮誓不罢休,冬去春来,他又要朝隆中出发了!可这次关羽和张飞却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刘备的表现是这样的?从这里看出刘备怎么样?(尊重人才,求才心切)
    谁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刘备说的话?
    齐读 指导读好张飞与刘备的对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路走来一路看,转眼,隆中到了!
    (1)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数数一共有几句话?哪几句写了刘备看到的景象?那几句写刘备的动作?划一划,找一找。
    (2)交流:a、齐读一、二句,想象所描写的画面
    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联系诸葛亮)
    b、过渡:这景正是诸葛亮刚毅高远,不同凡响的写照。刘备有没有顺利见到诸葛亮呢?我们接着看!
    C、指名读3-8句,说说你觉得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尊重人才,求贤诚心)你是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的?(下马步行 轻轻敲门 轻轻地走 恭恭敬敬地站、等 快步走)
    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3)小结过渡:经过长长的等待,终于见面了!俗话说:“人杰地灵”,隆中这么美,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是不是一位人杰呢?学习第四节。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小组读,说说诸葛亮才干如何。(分析形势,提出策略)
    2、 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联系上下文说说理解。
    2、指导读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过渡: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和他相处怎样呢?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谁来当当小记者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近况?
    2、交流上述问题:(同桌 同榻 一起)(关系亲密)
    3、出示: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说说理解!
    四、总结: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刘备终于成功地请出了诸葛亮,也从中领略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的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回去,同学们可以把我们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 两次拜见 没见着
    上路前
    第三次拜见 见面前
    见面后
    亲密友情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6: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