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河北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地球》教案
内容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13、我们的地球
    教学内容:
    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13课 第一课时
    简介:
    1、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经线、纬线及其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学生分析:
    1、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单元的第一课。
    2、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许并不陌生,本课更关注学生对相关科学史的了解及对地球仪的认识。
    设计思想: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形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习认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第三: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对地球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 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历史。⑵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作用。⑶ 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其大小。
    2、过程与方法:⑴ 能够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历史;⑵ 能结合生活中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能够感受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艰辛,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等情感对科学探索重要性;⑵ 感受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意义。
    教学难点:
    教材中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叙述非常简略,需要补充适当的材料。
    教具准备:
    教师:地球仪、小车,多媒体教学资源及课件
    学生:地球仪、收集的相关资料等1套/小组
    教学环节 教学
    内容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3’
    1、提问:
    ⑴太阳是什么形状?你怎样知道?
    ⑵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有没有人不知道呀?你们怎么知道?
    过渡: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由学生通过感觉”看”感知太阳的形状,引入对地球形状目前自己还不能直接通过看来感知,而是通过看资料得出:地球形状,再引导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新课
    一、认识地球形状 15’
    一、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先请学生发表看法,适当板书学生的意见。
    选取四个代表性事件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
    (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认识)
    1.直觉:“天圆地方”说
    问:如果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整还是弯曲的呢?
    2.推测:“天似鸡蛋,地似蛋黄”的猜想。
    3.确实:麦哲伦环球航行。
    4.科学技术:卫星照片、太空人看地球
    讨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有哪些帮助?
    请学生讨论: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可以看出些什么?(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问学生:到目前为止,结合生活经验,你有哪些证据说明地球是球体的?
    (适时多媒体演示:远航船只从远到近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发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生观察地板,并回答。
    边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动画,边思考每个结论的得出原因。
    讨论: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可以看出些什么?
    讨论(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下面操作)
    操作:让小车(小物件)分别在桌面、球面迎面从远处开过来你看到车子情况
    选取几个代表性事件地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
    理解古人开始直觉中认识地球形状的感觉。
    情感价值观教育:
    让学生感受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观念,要有科学的探索精神。
    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己论证地球面是圆形的,同时学生认识到:只要多观察,科学知识就在身边,并不神秘。
    二、认识地球大小 6’
    过渡:麦哲伦绕地球圈用了3年多时间,那么地球一圈到底有多长呢?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举出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想象地球的大小。如:一个人绕赤道走一圈需多长时间? 观看课件中描述地球大小的图片及相关数据或者阅读P48页资料卡片。
    培养学生空间像力。
    三、认识地球仪 9’
    1.提出问题:如何在电影院内找到你的位置?
    过渡到“如何在地球仪上找到你所在省市位置”引入经、纬线。
    2.指导学生认识经线、纬线的功用及形态特征。
    3.认识其它主要标识:地轴、赤道等;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进行“看、摸、动”地球仪,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经线、纬线的初步特征及作用。
    2.找出东经120度、北纬40度附近有一个重要城市。
    将科学知识生活化,化难为易: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轻易理解经、纬线的作用;
    突出学以致用原则,让学生“看、摸、动”地球仪,认识经纬线、赤道、地轴、各种颜色代表什么等
    总结拓展 7’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有什么感受?
    2.关于地球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以继续登记校园网或其它有关地球知识网站。
    3.布置作业:
    ⑴继续了解地球有关知识,可制作一份以地球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
    ⑵制作小型地球仪(课外小组完成)。
    1.回答。
    2.完成学习情况评价表。
    3.制作地球仪模型及小报制作等(课后)。
    巩固提升
    引导学生向更高的探究目标迈进。
    通过模型制作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课后小记
    该课曾受省教育厅教研室邀请在江门市紫茶小学举行的广东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中向来自全省各局小学教研员及部分科学教师作现场教学展示,并在课堂教学评比中获省一等奖。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科学教案 |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科学教案 |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2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