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
内容 |
《飞夺泸定桥》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 生字词:撤che 召zhao读音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 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一、指导自学,讨论交流。 1、 自读课文,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2、 交流:A、“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B、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究竟是怎么“飞夺”的? 二、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 题目“飞夺”的含义。 “飞”就是抢夺,“夺”就是攻下天险。“飞夺”就是神速地,像飞一样地攻下天险。 2、 交流“飞夺”的原因。 A、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读读第一自然段。 B、 读读第二自然段,弄清抢时间的原因。 (1) 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画下来。 (2) 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画出有关词语。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 我军究竟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 A、 默读第4、5自然段,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 (1)、分别用“ ”和“~~~~”画出有关句子。 (2)、理解“困难”、“克服”: 困难:A、饥饿和疲劳B、对岸敌人出现火把C、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A、不顾吃饭B、冒雨前进C、点火赛跑D、智斗敌人E、敌宿营,我照进。 B、 画出我军抢时间的词。 “抛”说明红军在抢时间,抢在敌人援兵前面到达泸定桥。 (1)、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读第6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读有关词句。 (3)、“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敌人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的“飞”和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敌人喊的“飞”指“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极快。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能插上翅膀,否则,决不可能。 (4)、读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泸定桥的? 画出夺桥动作的词(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到、穿过、冲进、搏斗) 敌人在桥头放起火来,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红军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词语。 “千钧一发”: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突出队员刚冲到对岸,敌人在桥头放起大火,突击队员被大火包围,形势万分危险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紧扣文章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谈谈学习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后自己的感受。 四、巩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琢磨表达方法。 《飞夺泸定桥》教案(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蒋介石曾企图让毛泽东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 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 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 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 (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 师: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 3、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怎样的喊叫: 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 这“天险”(点击鼠标)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自由读 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天险,桥对岸的守敌向红四团的战士们疯狂地喊: 4、(过渡)在狂妄嚣张的敌人眼里难以逾越、插翅难飞的天险是否阻挡了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呢?请自由朗读7、8自然段,并圈划出文中动作描写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片断。 把你所发现的精彩之处介绍给我们大家,好吗?指名说,师相机出示课件“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括号中的词语体现了什么?(不怕牺牲) 5、红四团的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地赶到了泸定桥;他们又以生命为筹码,攻克了蒋介石集团以为固若金汤的天险,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又一个神话。这一次胜利有什么意义?请齐读第9自然段。(板书:继续北上) 三、总结 结合板书,从文章三个部分来看,课文以事情发展为顺序,按夺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写,重点扣住红军战士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方面,表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和不怕牺牲。 结束语:同学们看到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之时,让我们回去体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主席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诗句了呢? 附板书设计 继续北上(结果) 抢时间大智大勇 15飞夺泸定桥(经过) 攻天险不怕牺牲 北上抗日(起因)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