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的教学行为 |
学生的学习行为 |
设计意图 |
新课导入 (4分钟) |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网常见的方式有:电话拨号上网、无线上网、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非对称主要体现在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的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还学习了因特网中的IP地址:IP地址用二进制表示,分成四段,中间用圆点隔开。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通常域名。在域名学习中,我们需要记住一些常用的顶级域名。如:中国的顶级域名是?香港的是? 在因特网中式用统一资源定位来标识网站中的文件。这样我们才能够快速地找到想要的文件。 最后我们还学习的因特网的常见功能有?(信息浏览、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服务)。 师:既然因特网的功能这么强大,那同学们平时有没有上过网? 在访问因特网的网站时,我们会用到一类软件,那就是浏览器。 |
与教师一起共同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出因特网常见的四个功能。 学生:有 |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重温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从所学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
新课讲解:一、浏览器 (8分钟) 新课讲解: 资料的搜索 (16分钟) 新课讲解: 保存信息 2分钟 |
师:同学们家里的电脑用的浏览器是什么? 师:那你们是依据什么来选择使用哪种浏览器的? 师:(展示目前常见的一些浏览器)虽然大家使用的浏览器可能不同,但是它们的窗口都有一些共同的组成部分。(教师用ppt展示浏览器窗口的基本组成) 师:在工具栏中的几个按钮都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如:刷新就可以重新读数据更新网页,在网速慢的时候,大家是不是喜欢不停地刷新,希望可以快点打开网页。 师:那如果我想打开刚才浏览过的网页应该按哪个按钮? 师:平时我们浏览的网站那么多,大家能不能把所有的网址都记住啊? 师: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可以不用记住那么多网址就能快速地浏览我们所要访问的网站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收藏夹。 (教师实际操作讲解如何收藏网址和对收藏夹进行分类。) |
生:世界之窗浏览器、遨游…… 生:(部分学生)安全、方便…… 学生主要以听讲为主。 生:后退的按钮 生:不能(有些学生可能会说能) 学生思考、听讲 |
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当地提问一下学生,让学生不容易走神。 |
师:刚才我们看到工具栏有一个叫做“主页”的按钮,大家通常把主页设置为什么? 师:我们通常会把我们常用到的网站设为主页,这样方便我们平时搜索信息。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用到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那到底什么事搜索引擎呢? 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只不过这一类的网站专门为你提供 “检索”信息的服务。 师:那我们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一些? 师:(学生回答完后展示一些常用搜索引擎的界面。)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展示的搜索引擎中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有分类目录;一类有输入框。(可倒回去让学生看,教师一旁指出。)其实这也是反应了两种不同的检索方法:1.“分类目录”检索法;2.“关键词”检索法。 师:(展示“分类目录”检索法的具体例子:亚运场馆的搜索过程) 师:如果用“分类目录”检索法检索《叶问2》这部电影,大家觉得首先要找到哪个分类。(教师在一旁提示,学生可能会答错,但主要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分类目录检索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师:大家觉得这种搜索的方法怎样?(教师引导并进行总结)大家平时会不会用这种方法查找信息?那你们是怎样做的?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亚运志愿者的视频。(歌曲MV《我是火焰》) 师:如果想搜索一些关于广州亚运志愿者的资料,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展示输入不同关键词的搜索结果。) 师:使用“关键词”检索法进行检索的时候,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我们所要的信息。(讲解关键词检索法几个常用的技巧,并举例。) |
生:百度、谷歌…… 学生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百度、谷歌、搜狐…… 学生听讲并思考 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 学生回答,可能会回答错误。 (娱乐→电影) 学生回答问题 观看 听讲、思考 |
两种搜索引擎的对比,引出两种不同的搜索方法。 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理解关键词检索法,并从实际例子中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
保存信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保存网页; 2. 保存图片; 3. 保存部分信息; 4. 下载文件。 相信同学们在平时已经学会了,那老师在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 |
学生听讲为主 |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这一部分略讲或者不讲。 |
知识总结 2分钟 |
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浏览器,浏览器窗口的组成。为了方便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我们可以使用收藏夹收藏网址。接下来是本节课的重点,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的两种方法:1.“分类目录”检索法;2.“关键词”检索法。在搜索到自己所要的信息后,我们还要学会如何保存信息。 |
|
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新知识的脉络。 |
教学效果分析: |
教师、队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