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高中地理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运用图标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3.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树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辨证看 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教学难点】
    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Flash”一口水”: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方之一,什么是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含义
    1.水资源概念:水资源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
    广义水资源:水圈内水量总体
    狭义水资源: 陆地淡水
    我们前面有讲到水体的类型,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包括陆地淡水和湖泊咸水、地下咸水。其中陆地淡水仅占2.53%,陆地上的淡水种类多,有些难以利用或者目前直接利用较少,容易 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些储量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0.007%。
    承接:那么,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用什么来衡量呢?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请同学们读图3.10,思考:径流量、降水量和蒸发量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大洲的水资源总量是有很大的差异。
    3.世界水资源分布
    请同学们读图3.10对各个大洲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排序。
    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这是各大洲的区别,那国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六位。
    承接: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六位, 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展示幻灯片),请 同学们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上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
    (展示幻灯片)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污染严重 。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
    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1、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増雨;海水淡化等
    2、节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转折】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区域对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新疆。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聚落规模比较小,而水资源较充足的江南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结论:说明了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一些知名矿泉水和饮料厂的水源地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创设情境2:如果你打算开一个矿泉水厂,你要把厂址建在哪?
    展示茅台酒水源地赤水河的图片以及展示青岛啤酒和崂山水图
    结论:说明了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展示课本的p62三张图片思考:这三张图片说明了科技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有何影响
    从这些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水 资源的种类、范围扩大。
    课后作业: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但是我国最缺水却是华北。请学生分析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原因入手。并制定一个华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板书
    板书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念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3.世界水资源 分布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危机的原因
    2、采取的措施
    三、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3、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②了解水资源在数量、质量上对经济活动规模、效益的影响,理解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③理解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立足水资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问题,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同时注重激励发展性评价。
    ②重视地理素养培养,联系社会实际与乡土地理,突出地理图象与案例的讨论分析研究,合作探究水资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③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家乡的水资源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形成科学的资源观。
    ③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关爱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7人一组,共10组。
    2、利用网络、杂志和书籍等搜集关于水资源的内容,对水资源的概念、作用、分布有大概的了解。
    3、预习教材内容,明确课本活动和案例的要求,准备以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4、搜集城市水资源状况,在讲课时适当引用。
    5、准备好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以我国正在发生的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带出新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1、设问,引发思考。
    我们知道,从宇宙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是蔚蓝色的,因为水体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从这一点上看,水,似乎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2、了解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
    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轻松讨论对水资源的理解,快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地理课堂中,为启发、引导他们深入研讨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归纳: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因此不能把水资源单纯的理解为广义的水资源,更应该是指人类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利用的水资源。
    读图:读课本上的水资源构成图。
    3、哪些水资源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我们平常可以用这些水吗?请举例说明。
    宛西河的治理。为什么要治理宛西河?因为宛西河为我们提供生活水源(河水)。
    5、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补给?小组讨论,请小组的代表发言。(大气降水)
    6、请把问题回到我们从化缺水这个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目前这种缺水的状况是不是经常出现?(不是,仅仅出现在旱季。)
    7、再举个例子,拿亚马孙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资源状况对比一下,两地的差别是不是很明显?(是)
    8、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又得出一个什么规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而产生差异。)
    9、差异表现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抢答以下题目(把题目投影出来)
    (1)判断正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4)读课本66页《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5)抢答: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水多, (西部)水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是(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小结小组竞赛活动,指出要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讨的学习习惯。小组成员应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10、在答问的基础上概括水资源的分布: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D、总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4)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我们从化的水资源状况怎样?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总的来说,从化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达1900毫米以上。但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因此我市人口和农田集中的地方,在旱季比较紧张,而且今年的旱情更为严重,降水量比往年少了两成。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请举例说明。
    南方为水田,北方为旱地。
    结论:水资源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请举例说明。(水资源的质量同样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再作概括。)
    4、根据上面所学过的总结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5、请阅读课本67页的图,小组讨论一会,请谈谈你对这些图片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总结:图片主要说明人类在利用水资源上的进步。第一阶段是在2000多年前,罗马人利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第二阶段是在1870年,美国太平洋的移民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发展种植业;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也就是说,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本段的文字中提到,什么是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指把一个流域的水通过输水工程送到另一流域的过程,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
    7、海水淡化技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请根据课本68页的内容,按照你的理解回答。
    简要解释: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先进的工具把海水加热蒸发,取出其中的淡水。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日产量已经达到2700万吨,并且还在以10%~30%的速度攀升,但基本为发达国家所操控,且成本较高。
    8、请派小组代表回答课本68页“活动”的题目。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提示:以色列年降水量稀少,在70毫米以下,而且没有灌溉水源,因此水资源严重不足,尽管光热条件好,也不适宜发展农业。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提示:一是“开源”,把海水淡化加以利用;二是“节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减少浪费。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面对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和西部内陆的严重干旱的现状,以色列的农业奇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应采取措施增加水资源的数量,如利用先进的器械进行滴灌,节约用水等于增加水资源的总量等。
    9、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可总结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在:
    (1)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开发利用地表水。
    (2)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可以开发利用各种水体和采取措施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
    第三部分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事实上,尽管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水资源的危机却越来越大。为什么?
    小结: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一是从数量上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需水量的增加;二是从质量上看,人类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质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我国上海市缺水就是污染性缺水的一个典型例子。
    2、阅读课本69页《咸海的忧虑》,请小组派代表谈看法,小组成员可补充看法。
    提示:(1)咸海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原因是:人们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烈。(2)咸海面积减少产生一系列问题,湖泊中动物物种大部分灭绝;湖泊边的城市处于沙漠之中,饮用水缺乏;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丧失调节气候的功能,湖区环境恶化;滩地上空盐尘飞舞,对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很大。
    3、从咸海的案例中看到,水资源在不断地变化,并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在哪方面表现出来呢?(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环境的恶化、水资源数量供应不足、水体污染等)
    4、由此可见,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迫切的是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有什么措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呢?(主要是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5、请列举开源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6、开源“五水”歌:开发地下水、蓄积洪水,跨流域调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能马上背出来吗?
    7、请列举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8、水资源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尽管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知识,但关键还是要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看课本70页“活动”,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提示:
    (1)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应体现在: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用水规模;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
    (2)我国缺水问题,谈谈看法: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确定综合思维、立体思维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缺水的对策。
    第四部分 总结本节内容: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水资源,以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我们知道无论是水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探究更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从而解决目前人们面临的水危机。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8: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