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内容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和特征;
    3、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难点: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和六种山体部位的特征,掌握其判读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一海拔、相对高度、陆地基本地形类型
    1、海拔与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等高距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
    3、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判读方法
    (2)六种山体部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读方法
    4、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2【讲授】教师精讲考点 学生各个击破
    考点1 海拔与相对高度
    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非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单位都采用米)。
    3、世界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 (中尼边境线上);
    海拔最低点是:死海。
    中国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样的线叫等高线。liuxue86.com
    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考点3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判读方法(可以从海拔和相对高度等进行区别)如下:
    山地:500米以上,高度和起伏变化很大;
    高原: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顶部)起伏和缓;
    丘陵: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
    平原:200米以下,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区。
    2、六种地形部位:
    山顶:等高线闭合,内大外小。
    盆地:等高线闭合,内小外大。
    山脊:等高线未闭合,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偏高),该处常成为河流与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未闭合,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偏低),该处常有河流、小溪发源。
    鞍部:两山顶的连接部位。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位,该处是攀岩的好地方,且常有瀑布发源。
    考点4 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基础上用颜色和色调表示地形地势,绿色表示低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其优点是醒目、有立体感。
    活动3【练习】强化真题演练 提升学生竞争力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讨论:
    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
    引入:
    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 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
    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
    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
    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
    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图1.35等高线。
    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形象记忆:
    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
    学生活动
    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步骤:详见参考教材P26活动题1。
    制作过程由学生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和指导。
    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设计意图〗通过绘图、读图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基本地形。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
    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一方向画一条直线。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画法的关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应垂直投射到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阅读教材P28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把剩下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以引导学生画图为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地图能力。
    1、课本28页活动图,查看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题,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世界地形图上(见附图)找到下列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找图的能力。
    课后小结
    本课通过读图、绘图等方法,学习了地形图的判读,懂得了海拔高度及相对高度的含义,熟知了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通过从图上获取信息,为生活提供方便,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