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本文是由出国留学网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栏目诚心为广大考试整理的一份“2017注会师《审计》考前复习笔记”。想要获取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 |
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
目标 |
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
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 |
证据收集程序 |
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
询问、分析程序 |
所需证据数量 |
较多 |
较少 |
检查风险 |
较低 |
较高 |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
较高 |
较低 |
提出结论的方式 |
积极方式 |
消极方式 |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注会审计考点 |
注会审计真题 |
注会审计题库 |
注会备考辅导 |
注册会计师报名 |
注会考试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