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基本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教学重难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人权材料”,举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只能是具体的、相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有(略)。
    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人下降到2003年的2900万人。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71.4岁。
    事实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的职能外,还具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职能。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保留专政职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什么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什么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页,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突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国内外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余作业
    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分析我国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异同。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教学过程
    一、国家
    课堂探究一:说一说,我国的国徽是什么样的?它蕴含了哪些意义?
    教师总结:
    二、我国国家性质
    1.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
    (2)人民民主专政本质:
    2.人民民主方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课堂探究二: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
    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2987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99名,占代表总数的23.4%;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有关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一千多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等等。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材料五:我国政治制度有很多,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等等.
    材料五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
    3.专政方面: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
    (1)实施专政的对象:
    (2)实施专政的内容: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堂探究三:
    最近几年,恐怖事件在持续地上演。如2008年的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2013年“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2013年“10.28”天安门金水桥暴力恐怖事件等。恐怖分子残杀执法人员、残害无辜群众,充分暴露了他们反人类、反社会的真面目,其险恶用心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达到其分裂国家的目的。
    结合材料,请简要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四、完善知识体系
    课后习题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评测练习
    1、近年来,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是开创性的重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了这两项新制度,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就能初步实现。这表明 (  )
    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实现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国家开始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  )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3、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一观点 ( )
    A.指出了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
    C.否认了国家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利益服务的 D.指出了国家的本质是主权属性
    4、福建省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省定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800元。上述改善民生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 )
    A.政治保障 B.物质保障 C.法律保障 D.制度保障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人权理论,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人权保障制度。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我国()
    ①民主政治建设相当完善 ②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③公民与国家的和谐统一 ④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