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7年云南公务员法检系统考试大纲
内容
    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来看看本文“2017年云南公务员法检系统考试大纲”,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考试录用工作人员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专业科目(法律专业知识)两个科目。按照不同职位性质的要求,专业科目考试分为A类和B类两种考试,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等司法工作类职位的考A类试卷,报考其他职位的考B类试卷。公共科目考试不分A、B类。
    本大纲是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录用工作人员笔试命题范围的依据。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阅《2017年度云南省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二、专业科目:法律专业知识考试
    (一)考试范围与目的
    专业科目考试范围包括招考岗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具体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
    特别提醒: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涵盖《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正)、《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修正)、《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内容。
    专业科目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承担招考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测评要素
    专业科目考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1、专业知识素养。对招考岗位所需要的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专业管理能力。根据招考岗位职责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4、招考岗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招考岗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A类、B类两种考试均为笔试,闭卷。
    2、试卷满分:100分。
    3、考试时限:150分钟。
    4、试题难易比例
    试题难度根据招考岗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专业科目考试A、B两类试卷在难易程度、题型、题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1)A类试卷(司法工作类职位)试题难易比例为:较容易试题约占3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难试题约占20%.
    (2)B类试卷(非司法工作类职位)试题难易比例为:较容易试题约占6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30%,较难试题约占10%.
    5、试题内容比例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新录用人员工作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考试内容比例:法理学约占10%,宪法学占10%,行政诉讼法约占5%,刑法约占20%,刑事诉讼法约占10%,民法--总论约占20%,民法--物权法约占5%,民法--合同法约占10%,民事诉讼法约占10%.
    6、试题类型
    试题题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性试题包括简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7、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者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将所选项字母标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多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每题给四至五个选项,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应试者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将所选项字母标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下列哪些财产,属于刑法所指的“公共财产”?()
    A.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B.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C.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运输、管理中的私人财产
    D.国有财产
    (3)判断题
    答题要求:给出一句或一段话,由应试者进行正确或错误判断,并将结果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判断错误或不判断均不得分。
    示例:“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其中,“两个月”的规定为诉讼时效。
    (4)简述题
    答题要求:要求应试者应仔细审阅试题,按照试题的提问,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要求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作答。
    示例:简述法律关系的客体及其种类。
    (5)案例分析题
    答题要求:要求应试者仔细审阅试题及提问,根据案情,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作出全面的分析回答。要求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作答。
    示例:2016年3月份,黄某(男)与洪某(女)在网上相识,后发展为网恋关系。二人见面后,黄某对洪某相貌大失所望,相处不久更感到她性格古怪,便决定断绝关系。但洪某百般纠缠,最后竟以公开隐情相要挟,要求黄某给予500万元补偿费。黄某假意筹钱,实际打算除掉洪某。随后,黄某找到密友朱某、陈某,共谋将洪某诱骗至湖边小屋,先将其掐昏,然后扔入湖中溺死。事后,黄某给朱某、陈某各20万元作为酬劳。按照事前分工,陈某发微信将洪某诱骗到湖边小屋。陈某到小屋后未见到洪某,突然害怕出事后被抓,给黄某打电话说:“我不想继续参与了。一日网恋十日恩,你也别杀她了。”黄某大怒说:“你真不仗义,算了,别管我了!”陈某又随即打洪某电话,打算让其离开小屋,但洪某手机欠费未通。黄某、朱某到达小屋后,黄某伺机抱住洪某,朱某掐其脖子。待洪某不能挣扎后,二人均误以为洪某已昏迷(实际上已经死亡),便准备给洪某身上绑上石块将其扔入湖中溺死。此时,朱某也突然反悔,对黄某说:“算了吧,教训她一下就行了。”黄某说:“好吧,没你事了,你走吧!”朱某离开后,黄某在洪某身上绑石块时,发现洪某已死亡。为了湮灭证据,黄某将洪某尸体扔入湖中。黄某回到小屋时,发现了洪某的LV手提包(价值4万元),包内有8000元现金、身份证和一张储蓄卡,黄某将上述财物据为己有。
    问题:
    1、黄某、朱某、陈某的三人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2、陈某和朱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何种犯罪形态?为什么?
    3、黄某在小屋拿走洪某LV手提包及包内财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公务员报考指南 公务员报考条件 公务员报名入口 行测专题 申论专题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