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7执业药师药物化学重点讲解:合成抗菌药 |
内容 |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药物化学重点讲解:合成抗菌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章 合成抗菌药 抑制或杀灭病源性微生物 喹诺酮类 、磺胺类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结构分类及发展概况 一个通式,三个阶段,三种结构类型 1.萘啶羧酸类 B: 吡啶环 代表药:依诺沙星 考纲:结构特点与用途 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B:嘧啶环 代表药:吡哌酸 3.喹啉羧酸类 B:苯环 第三阶段 二、喹诺酮药物的构效关系 (1)A环是必需的药效团 (2)B环可以是苯、吡啶、嘧啶 (3)1位的取代基是乙基或环丙基(后者活性强) (4)3位羧基和4位酮基基本药效团 (5)5位 氨基可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 (6)6位F取代,改善对细胞的通透性 (7)7位引入杂环,增强抗菌活性,哌嗪最好 (8)8位以氟、甲氧基 或与1位成环,增强活性 8位氟有光毒性(4毒性) 三、重点药物 1.诺氟沙星 理化性质和毒性: 喹诺酮药物共同性质 (1)3位羧基和4位酮基易和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降低活性,不易和富钙、铁的食物药品同服,妇女老人儿童 (2)室温相对稳定,光照3位脱羧,7位哌嗪分解 (3)酸碱两性 (羧基, 哌嗪)在酸碱中均溶解 2.盐酸环丙沙星 化学名: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其他同诺氟沙星 3.左氧氟沙星 特点:活性好、水溶性好、毒副作用最小 化学名:(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 [1,4] 苯并嗪-6-羧酸 3位手性碳 补充手性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分子的手性和手性药物 凡是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 手性碳原子,具手性原子的称手性药物 当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手性中心后,得到一对互为实物与镜象的对映异构体(R构型、S构型) 四个基本概念: 1.构型:R、S(氨基酸、糖等习惯用D、L); Cl,S,F,O,N,C,H第一个原子相同时比第二个 2.旋光性:(+)右旋、()左旋、(±)消旋; 手性药物都具有旋光性:偏振光的振动面习惯称为偏振面。用旋光仪测定,当平面偏振光通过手性药物溶液后,偏振面的方向就被旋转了一个角度(左旋或右旋),称为旋光性。 3.一对对映体等量的混合物称外消旋体; 4.分子中有对称面的称内消旋体; 对考试的要求:有手性中心的药物,具有对映异构体,不同异构体的活性、代谢和毒性都有一定差异。 左氧氟沙星: 化学名:(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 [1,4] 苯并嗪-6-羧酸 五、喹诺酮药物代谢特点:3代谢 补充基本知识: 药物化学结构与体内生物转化的关系 定义: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转变成极性分子,再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药物代谢。 重要性:阐明药理作用特点、作用时程、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 药物代谢分类,分两相 Ⅰ相:官能团的反应 药物分子通过氧化、还原、水解转变成极性分子(羟基、羧基、巯基、氨基等) Ⅱ相:结合反应 Ⅰ相的产物与体内内源性分子(葡萄糖醛酸、硫酸、 甘氨酸、谷胱甘肽)共价键结合生成水溶性的物质,排出体外。 可结合的原子O、N、S、C 喹诺酮药物代谢特点:3代谢 1.3位羧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2.哌嗪3'位氧化成羟基,进一步氧化成酮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