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留学美国要学会经常反思 |
内容 |
留学生来美要注意什么?怎样最快融入陌生环境?方方面面的留学生问题曾经大家都看过太多。大家也都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美国社会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往往是:聪明、刻苦、踏实、腼腆、抱团、不善交际等等。那么,美国教授眼中的中国学生,还有一些别的突出特点么? 语言能力不过关,却依旧选择美国留学,这是为什么呢?多方分析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处于世界前列,如今来美读书非常盛行,很多中国学生勉强通过托福、雅思等语言测试,但并不意味着能在生活中娴熟应用英语。如果来美后只埋头啃书本,或只在中国学生圈子内交际,不积极和其他老师同学交流,英语水平并不会进步。 做学术太功利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谈到,很多中国学生从小养成了很强的竞争意识,普林斯顿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学校,对最终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说,与其说已经攀登到了金字塔尖,不如说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 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进来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上来,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很迷茫。还有,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孤单。 这种现象在理工科的留学生里比较多,很多同学很少出去参加其他交流活动,生活的圈子和范围太窄,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实验室、住处和超市,这样就很少有了解别人的机会,也很少有给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很多这样的学生就造成了“实验室机器人”的印象。 不爱和老师沟通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一点:美国的课堂充满讨论、辩论和自由提问。教授们鼓励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阅读材料自由提问、深入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前人的观点。中国学生不像美国学生那样积极踊跃的原因是多种的,除了语言制约,和腼腆的原因,也有中国人很少在没想清楚就说出自己的看法的缘故。 还有的美国大学教授对很多中国学生的印象是没有礼貌。一位美国教授称,有位刚刚入学的中国留学生申请加入她的研究团队,约见了几次面,次次迟到,而且从来不说“谢谢”,也从来不说“对不起”。她认为这和个人性格无关。这一点很多在外国生活过的人其实都有体会。在欧美国家生活,无论讲什么语言,“对不起”和“谢谢”是需要时时挂在嘴边的。 但是,如今很多中国年轻人对此的解释很有代表性,那就是动辄对人说“谢谢”或“对不起”会显得“虚伪”。有分析认为,中国虽然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但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社会,似乎很少有人觉得没礼貌是个多大的问题。反而彬彬有礼的人时常面临“虚情假意”、“外交辞令”的批评。 这一点跟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不无关系。总的来说,上面提到的几种印象只是中国在美留学生的一方面印象,诚然,中国留学生也有很多优点。在教育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中国学生来美学习,经常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