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精选中考语文素材:国学名句积累
内容
    一些简练的国学名句言近而意远,滴水藏海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下面由liuxue86国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素材国学名句。
    国学名句【1】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2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中考国学名句【2】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学名句及解释【3】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
    ——《尚书》
    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猜你还喜欢:
    
中考热点聚焦
中考作文中考作文题目中考优秀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作文技巧中考话题作文话题作文题目话题作文素材
更多中考信息请点击>>>中考网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2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