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内容
    《咕咚》是小学语文中童话性较强的文章。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建议学时数:2课时
    三、学生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和落实体会和感悟。
    四、设计理念
    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设计特色]
    充满激情地读,思维敏捷地说,动之以情地演,将思维训练、语言发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进,整体提高。
    五、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看”“玩”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羊”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7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狮子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8—10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四)学习11—12自然段
    睢,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11、12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反思]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本教学设计着力让学生参与读、想、做、演等活动,引领学生深入课文,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在人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之由读文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1、用吸引人的声音将学生领入课堂。六七岁还是一个以玩为主的年龄,怎样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变换多样的声音中我带领孩子们进入深入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全力配合。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只是个例子,更多的知识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本设计重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掌握了篇章结构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创新重组。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5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瞧,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6、7 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 沉着冷静
    大伙儿 一个跟着一个 肯动脑筋
    野牛 拦、问
    教学反思:
    整堂课,我对学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预设,因此上得也比较顺,但有一个环节,可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书中讲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想到学生却揪着大象不放,当一个学生提出:“老师,大象这么大,为什么也吓得跟着跑?”我当时一愣,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认为这咕咚比他还要大,所以也吓得跟着跑。”我在心里为学生的回答喝彩。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也慢慢领悟了寓意,可有个学生可能上课听得不是很认真,他又问了前面那个问题:“老师,只不过是一声咕咚声,大象为什么也跟着跑啊?”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大象没动脑筋啊,遇到事情也没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学生的问题把课推向了高潮,这可真是所谓的未曾预约的精彩,我为我班学生的进步而高兴。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三】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2: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