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拿高分的技巧
内容
    出国留学网为您准备“高考历史:选择题拿高分的技巧”,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高考栏目。
    高考历史:选择题拿高分的技巧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时有以下规律:
    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
    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
    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
    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
    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三、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何处容易设置陷阱:
    (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完整阅读 例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D.维新派和革命派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3)相似题: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选项认真判断。(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四、各种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1、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
    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
    【例题1】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解题思路】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形态。它既使外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又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闭关政策也会使英国工业品很难占领中国市场,显然A、D两项根源于B项,这又是一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根本原因”。
    【例题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实力雄厚 B、清朝经济落后,政治腐败
    C、英军炮利船坚 D、清军武器低劣
    【解题思路】依内因是主要原因的原理,先排除A、C。D项讲述的是鸦片战争时中国战败的军事方面的原因,B项讲的是清朝深层面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战败原因,显然答案应选B。
    3、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例题3】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早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传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大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题思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的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40、50年代的外商企业里。因而C项是最为直接的原因。
    小编精心推荐:
    2018年艺术高考最新形势分析
    2018年艺术高考全年时间安排
    2018年语文高考:“新闻与传记”列入高考大纲
    2018年高考励志语录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结尾?
    零分考生徐孟楠今年再度参加高考
    高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高校如何选
    2018年安徽艺考招生政策出台:录取分五批次进行
    青岛六所高校公布艺考招生计划,青岛大学招生最多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表演类民族英才班考试事项汇总
    2018年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师范类专业校考事项汇总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汇总
      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汇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2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