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案 |
内容 |
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学了,面对新的学期你是否又懂事了,老师是不是想好怎么教育学生更好。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三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谢谢阅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么样的? (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 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这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 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 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一定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二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 活动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活动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 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