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五章知识点 | ||||||
内容 |
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五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五章知识点 第五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06年—220年) 【学习重点】 本章重点在于两汉法制革故鼎新,开创封建法律儒家化的新局面的发展走向和特点。具体表现为汉朝前后不同的法律指导思想;汉朝法制的变化等。 一、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 二、汉朝的立法概况 三、汉朝时律学的发展 四、汉朝法制的主要内容 五、汉朝的司法制度 一、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阶段:汉初到汉武帝亲政前,以黄老思想为主,辅之以儒、法思想,表现为“与民休息”、“约法省刑”、“无为而治”。 第二阶段:从武帝起,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之以法家思想。表现为“德主刑辅”。 二、汉朝的立法概况 (一)“约法三章”与“汉律六十篇” 1、“约法三章”: 2、汉律六十篇: 汉高祖时期:①萧何《九章律》9篇 ②叔孙通《傍章》18篇 汉武帝时期:③张汤《越宫律》27篇④赵禹《朝律》6篇 (二)主要立法形式 1、律: 2、令: 3、科: 4、比: 三、秦汉律学的诞生 ? 经学: ? 律学: ? 秦《法律答问》标志着律学的诞生。 ? 西汉时,张汤、赵禹等人都是汉时的法律家,还出现了董仲舒这样的以经释律的大师;还有杜周、杜延年父子的《大杜律》、《小杜律》。 ? 东汉时,法律注释活动活跃。有郑玄、马融等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法律用语的注释,使执法的官吏了解法律的含义,使法律得到更好的执行。 ? 秦汉律学开创了以经释律的传统,开创了立法者同时编撰律疏的传统,也开创了对法律的定义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等传统,还开创了法律注释活动与私学并行的传统。 四、汉朝法制的主要内容(一) (一)刑事法制 1、定罪量刑的原则 1)上请制度:指贵族官僚犯罪之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须“上请”皇帝裁夺。 2)亲亲得相首匿:直系三代血亲及夫妻之间,相互隐匿罪行,不予告发和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减轻处罚。 四、汉朝法制的主要内容(二) (一)刑事法制 2、刑罚 (1)汉文景时的刑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原因:背景:缇萦上书。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改革的内容:①文帝时;②景帝时 3)改革的意义: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古代刑罚由野蛮向文明转变; ③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标志。 (2)女徒顾山 四、汉朝法制的主要内容(三) 3、罪名 (1)危害政权罪: ①首匿罪 ②通行饮食罪 ③见知故纵罪 (2)侵害皇权和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罪: ①不敬、大不敬罪 ②欺谩、诋欺、诬罔罪 ③左道 (3)危害中央集权罪 ①左官罪 ②漏泄省中语 ③王侯逾制罪 (4)思想言论罪 ①非所宜言罪 ②腹诽罪 四、汉朝法制的主要内容(四) (二)民事法制 继承制度;王位继承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财产继承上实行诸子均分。 (三)经济法制 1、口赋与算赋: 2、商业管理立法:均输法、平准法 3、抑商政策: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商人不得购田,商人不得为吏。 五、司法制度(一) (一)司法机关 1、中央:廷尉 2、地方:州、郡、县三级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 1、告劾:①严禁越诉 ②严禁卑幼控告尊长 ③诬告反坐 2、审判:①辩告 ②讯 ③读鞫、乞鞫:复审 3、报和奏谳:①报 ②奏谳 4、录囚:封建时代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 5 、秋冬行刑:中国古代将死刑的招待安排在秋冬两季进行的制度。 五、司法制度(二)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 6、《春秋》决狱 1)产生背景:①受“祖宗之法不可变”观念所囿,汉代的法律很难推倒重订;②完备的法典不可能在短期内制定出来。 2)定义: 3)原则:①原心定罪 ②利弊分析 4)影响:①对律学的推动 ②对审判原则的修正 ③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 。 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栏目推荐: 2017年司法考试动态 2017年司法考试时间 2017年司法考试报名时间 2017年司法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2017年司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7年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 2017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