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含括号》教案 |
内容 |
下学期四年级学生将要学习四则运算含括号运算了,作为教师要写好教案。那么大家知道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含括号》教案怎么写吗?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含括号》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查看。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含括号》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 12+4× 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 2 =6× 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含括号》教案【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适当提高计算难度,加深学生对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会使用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投影出示) 120÷5-2 120÷(5-2) 学生计算,分组汇报计算结果。 提问: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学生讨论) 引出是括号( )改变了题的运算顺序,( )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2.复习巩固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完成下列计算。 78×(5-2) 120÷(10÷2) 360÷(43+29) (56-12)×4 【新课讲授】 知识点 运用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教材第9页的例4(1)。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96÷(12+4)×2 提问:这道算式分别含有哪几种运算? 小结:加法,乘法、除法。 提问:说说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 第一步:加法:12+4 第二步:除法:96÷(12+4) 第三步:乘法:96÷(12+4)×2 总结:归纳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运算? 小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情况?计算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教师小结: (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如果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学例4(2)。 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下,然后教师集中讲解 96÷〔(12+4)×2〕 =96÷〔16×2〕 =96÷32=3 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课堂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计算顺序并完成计算: 24×〔(7-2)÷6〕 〔78+(144-84)〕÷5 2.列式计算:(1)43与76的和乘以17与14的差,积是多少? (2)125除以84减79的差,商是多少? 【课堂小结】 现在大家对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都理解了吧?注意牢记四则运算的规律,特别是含有括号的运算方法。 小结: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的第1、2、3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4课时括号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96÷(12+4)×2 =96÷16×2 =6×2 =12 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如果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进一步理清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注重分层指导,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列综合算式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学会通过添加括号,改变计算顺序。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含括号》教案【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