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内容
    你读过胡适先生写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吗?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查阅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3. 学会珍惜母爱,学会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提炼母亲的品性和特点。 难点: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思考、概括,合作探究,难处教师引导。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景
    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 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每天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你们是一否会时常回忆母亲给你深刻影响的一个片断呢?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教给我们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享用一生,我们应该感激她。我国的大作家,大学者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伟大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作者简介
    1、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 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曾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2、 有关母亲的后母身份的补充介绍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默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
    文绉绉(zhoū)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n) 侮辱(w?)
    (二)、理解、研讨课文
    1、本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A.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B.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C.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D.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E.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F.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G.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A、对我的管教;
    B、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C、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3、研读课文,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说说文中的母亲在你心中的形象。A、 慈母
    2、 严父
    C、 恩师
    4、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慈母”之“慈”表现在?
    5、严父”之“严”表现在?
    6、恩师: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7、写母亲作为当家后母之难,主要写了哪三件事?各表现母亲什么品性?
    8、本文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三、品味文章体会作者情感
    研读、概括结尾一段的大意,体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连用三个“如果”,起什么作用?
    四、分组探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写“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意图何在? 3、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
    写两个嫂子“最不懂事”、”气量很窄小”意图何在?
    体会本文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 作者把母亲比作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想一想,还可以把母亲比作什么?
    五、 小结:同学们,掩卷遐思,我们不能不说:是母亲,撑托起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坚实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该以积极奋发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让我们道一声:妈妈,您辛苦!我们爱你永远,以此来告白神圣无私的母爱。
    六、 作业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2】
    一、目标导学
    (一)导学前测
    古今中外描写母爱的诗词有很多,你能说出几句吗?
    (二)学习目标
    1、真挚深沉的母爱
    2、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3、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二、互动导学
    1、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是否读过他的其它文章?
    2、朗读课文,掌握重点生字词
    唏嘘                            惺忪               蹑手蹑脚                  人影憧憧
    娓娓动听             循循善诱               万籁俱寂                 饮泣吞声
    辗转反侧                 女红
    3、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四个片断?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说给同学听听
    ②本文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穿插了一定的议论,请你用笔划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③本文语言质朴,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课文中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④父母与儿女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从课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学后反思
    四、友情提示:
    描写母爱的诗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五、当堂检测
    1、《我的母亲》选自(                 ),作者(        ),是现代著名(          )家,(          )家和(         )。
    2、给加线字注音
    唏嘘           惺忪           蹑手蹑脚          人影憧憧
    女红           娓娓动听       歉疚         妹仔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睡不着。(               )
    (2)没有人能说明它的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让人不明白。       )
    (3)善于有步骤地引导人、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
    (4)眼泪流进嘴里,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
    (5)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
    (6)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
    4、课文中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四个片断?(                  )(                         )(                            )(                                ),表现了母亲的(          )(                )(            )和(           )精神。
    5、按原文填空
    (1)我由现在追想当时负在她的背上(           )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        )(       )(          )(        )的美。
    (2)我的母亲(    )一个平凡的母亲,(     )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   )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   )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  )它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3】
    古人云:书都百遍,其义自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真的读懂文意,也非易事。而能否读懂,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这成了一道必攻的难关。在教学中,笔者作了初步的尝试。
    如: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感悟母亲恩师的形象和对我的影响,以及揣摩作者的感情品读课文时,曾做过这样的设计:
    1、速读课文,抢答。
    在作者心中,母亲有哪三种身份?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严父,慈母,恩师。
    设计目的:整体感知母亲的形象。
    2、思考: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段落朗读。
    明确:第4、13段。作者感激母亲给予的做人的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都影响着自己,母亲是自己的恩师。
    设计目的;梳理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明晰母亲的形象。
    3、品读文章5——7段,理解母亲的做人训练。
    (1)学生默读,分小组讨论;母亲的做人训练主要讲了几件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品质?
    (2)你认为母亲的教育方式好么?
    (3)引出胡适简介;投影显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
    思考:假如你是胡适,面对自己的成就,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照例例句仿写。
    例:母亲,你那不出声响的责罚
    让我懂得了自尊,学会了反省,从此的人生不再迷失。
    仿写:
    母亲,你那---------------------------------------------------
    让我----------------------------------------------------
    设计目的:调动学生生活和情感积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品味母爱,听说读写相结合。
    4、品读8——12段。
    (1)    这部分内容叙述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又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要求学生速读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明确。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的不易和母亲刚柔兼济的品格。
    (2)    结合对13自然段的赏析,讨论:母亲的为人处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结合文章相关段落,进行说话训练:
    例句:
    我如果有一丝的好脾气,
    这都得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的宽容、和善让我拥有了博大的胸怀。
    仿写:
    我如果---------------------------------
    这都得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的-----------------------------------------------
    5、作者既然主要写母亲是自己的恩师,为什么要写她如何与家人相处?
    明确:主要表现她以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不仅写了言教,更写了身教。
    即:作者是从言传、身教两方面来构思写作本文的。
    6、:(深情朗读)胡适在《先母行述》中曾这样写道: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是啊,也许是真的母亲太苦了,匆匆早逝也许是一种解脱。但是,母亲的教导儿子会永记在心,母亲的榜样也是儿女心中的楷模。母亲是儿女心中永远的太阳。
    欣赏歌曲《慈祥的母亲》结束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母爱,深入理解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总结与反思
    品读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积极探索和开发文本内涵。然后,精心设计相关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思索和探讨。另外,要将阅读教学和听力训练,说话训练,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全方位的训练和提高。
    总之,品读如品茶,色、香、味都需体味,而且,必须从细处入手,品出人生大味来。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8: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