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9)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并发布“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9)”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栏目哦!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 B A.教师、学生、学校 B.教、学、环境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学生、领导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B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3.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C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D.对新知识的应用 4.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C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以后 5.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D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6.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C 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7.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C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8.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D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迕移 9.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B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C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发现问题 D.提出方案 11.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是 C A.迁移 B.定势C.移情 D.策略 12.阿虚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A A.从众现象 B.社会助长现象 C.社会阻抑现象 D.去个性化现象 13.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B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4.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B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5.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以下哪几类? ABC A.合作 B.竞争C.个人主义 D.内在E.外在 17.下列活动中,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BCDE A.阅读 B.驾驶C.运算 D.写作E.书写 18.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DE A.宏观策略 B.微观策略C.通用策略 D.基本策略E.支持策略 19.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 ABDE A.接纳者 B.处理者C.加工者 D.记忆E.作用者 20.班集体形成的阶段有 ACDE A.松散期 B.熟悉期 C.同化期 D.凝聚期E.形成期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2.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23.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24.定势:是心理操作活动的积累而形成的问题解决的刻板和准备状态,是人们在过去经验影响下,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25.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6.气质: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的、由生理特征特别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常说的性情、脾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筒述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答案要点】桑代克联结学习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其联结公式为S—R。 (2)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他指出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遵循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桑代克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惩罚只能暂时抑制一个联结,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一个联结。 28.简述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答案要点】相同要素说由美国的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挑战。 (1)主要观点。 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够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换句话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桑代克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够发生,并且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伍德沃斯将相同要素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他认为即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其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 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会有迁移现象的产生,学习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总之,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对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 (2)理论价值及缺陷。 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在当时的教育界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使学校脱离了那种在形式训练说影响下不考虑实际生活,只注重所谓的形式训练的教学状况,在课堂方面也开始重视应用学科,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但这一理论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认为两种情境中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