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天津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内容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天津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天津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第Ⅰ卷
    一、基础运用(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哺育(pǔ) 机械(xiè) 一气呵成(hē)
    B.琐事(suǒ) 诅咒(zǔ) 声名狼藉(jí)
    C.分歧(qí) 喧嚣(xiāo) 坚持不懈(jiě)
    D.收敛(liǎn) 干涸(gù) 鲜为人知(xiǎn)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 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 D.传播保守准则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小时候/乡愁是一杖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7.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9~11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恶 恶:凶恶
    B.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妻妾之奉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不知细叶谁裁出, 。 (贺知章《咏柳》)
    (4)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只恐双溪舴艋舟, 。 (李清照《武陵春》)
    (6)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7)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 , ”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三、文言文(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 ②绂(fú):李绂,人名。 ③赀(zī):通“资”,钱财。
    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少时家贫 少:
    (2)无不立对 对: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译文: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现代文(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三角梅》一文,回答16~19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
    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
    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
    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
    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
    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
    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然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3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然飞去。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19.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五、综合(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 “杨柳古镇” “溥仪旧居” “津卫摇篮” “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力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 “全景式乡村游” “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
    (人次)
    

    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20.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2分)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3分)
    (二)名著阅读(8分)
    22.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4分)
    

    作品
    

    内容
    

    《西游记》
    

    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1) 
    

    《 (2)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四月三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名人传》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深处,(3)着手歌颂欢乐了。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 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在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的大作中的一部终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4)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 (2) (3) (4)
    23.下面是《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1)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这场灾”产生的原因。(1分)
    (2)简述晁盖等人是如何脱险的。(3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作文。(50分)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
    1. B 2. C 3. B 4. D 5. A 6. D 7. C 8. C
    9. A 10. A 11. B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风正一帆悬
    (3)二月春风似剪刀
    (4)马作的卢飞快
    (5)载不动许多愁
    (6)草色入帘青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3. (1)年幼 (2)回答
    14.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15. 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2)仍然毫无变化。
    (3)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17.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 B D
    19. 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 材料三
    21. “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22. (1)铁扇公主 (2)傅雷家书 (3)贝多芬 (4)保尔
    23. (1)晁盖等人在黄泥岗劫走生辰纲一事败露,官府要捉拿他们。、
    (2)宋江暗中报信,告诉晁盖等人官府要捉拿他们的消息;晁盖等人逃走时遇到官兵,奋勇迎战;朱仝、雷横故意放走他们,晁盖等人顺利脱险。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 (50分)略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