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9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上】
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了,如今正是备考的时间了,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上】”,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19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上】
    (一)教育的概念(考察方式:选择题)
    1.“教育”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当中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其作品《说文解字》中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我国对教育的最早的解释,即教告诉受教者怎么做,育告诉受育者做什么。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独有的活动,且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本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属性,其可分为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其中涵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活动的基本要素(案例)
    1.教育的三大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教育影响)
    2.定义和包括
    (1)教育者: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3)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
    包括:内容,手段(还包括媒体)。
    3.教育的三大要素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影响是中介。
    (1)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二是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性)
    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选择)
    (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
    (3)继承性
    (4)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功能
    1.按作用的对象分类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作用的方向分类
    正向功能(积极作用)
    负向功能(消极作用)
    3.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分类
    显性功能(可预期作用)
    隐性功能(非预期作用)
    2019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高频考点【二】
    二、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是由上帝创造的,教育就是要体现上帝和神的旨意。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19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umeau,1831—1902)与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870—1944)是该学说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观点是: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理论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该学说主要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孟禄(oe,1869—1047)。
    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在他看来,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儿童总是要模仿成人行为的,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关于教育的起源,不可能在动物界寻找到,只能在人类社会中去探索。根据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一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发展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划分为几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之后的世界教育。
    特点:
    1)无阶级性、公平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相结合。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原始社会:没有剩余财产,阶级没有产生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在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秦朝之前),大约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夏代出现了学校,此时教育代表统治阶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学习内容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最终目标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或统治者。
    奴隶社会后期,土地增加,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奴隶反抗严重。就变为了交地租的制度。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秦朝之后),教育的阶级性继续加强并带有明显的等级性,内容则是以四书五经作为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则在单一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习的纪律约束与自我修行,最重要的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思想。
    押题简答: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①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③古代学校教育的内容相对单一
    ④古代学校教育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⑤古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是崇尚死记硬背。
    ⑥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等升内地房租
    (3)近代教育的特点
    首先,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其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再次,教育的世俗化。
    最后,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近代: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机械工业,社会化大生产需要。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
    (4)当代教育的特征(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终身化的提出者是:保罗朗格朗。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019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高频考点【三】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019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高频考点【四】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新特点: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