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 |||||
内容 |
任何形式的知识都需要总结归纳,这样学习起来效率才高。那么中考化学知识点同学们梳理归纳过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一)酸的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H2SO4 = ZnSO4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溶液变成浅绿色 3、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4、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 +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碱+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5)不溶性碱加热分解 1、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H2O 2、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3、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5、 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三)盐的性质: (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 SO4 +Cu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5、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Na2SO4+ Cu(OH)2 ↓ 有蓝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 + FeCl3 = Fe(OH)3↓+3NaCl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中考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氢) 铜 汞 银 铂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含义: ①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 ③可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除K、Ca、Na、Ba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前金置后金) 前强后弱,氢前有氢气,前金置后金,盐要是溶液 中考化学知识点:溶解性表 (1)大多数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浓H2SO4有吸水性。 (2)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顺口溜: 钾、钠、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除钡,氯除银,放入水中都不见; 碳酸钾、钠、铵盐可溶,铝铁不存在; 碱钾、钠、铵盐、钡、钙可溶,银不存在。 拓展阅读:中考物理知识口诀 电压、电阻 1.电压表 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 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 通常先画连电路,最后添加电压表。 量程选用3V,0.1伏一小格。 量程选用15V,一小格为0.5(V)。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1=U2=U。 3.电阻 导体阻电叫电阻,电阻符号是R。 电阻单位是欧姆,欧姆符号Ω。 决定电阻三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 不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它无关系。 受到影响是温度,通常计算不考虑。 4.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谁电流跟谁串。 一上一下连接线,关键是看连下线。 左连右移电阻变大,右连右移电阻变小。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及其运用 欧姆定律说电流,I等U来除以R。 三者对应要统一,同一导体同一路。 U等I来乘以R,R等U来除以I。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阻串联要变大,总阻等于分阻和,R=R1+R2。 电阻并联要变小,分阻倒和为倒总,1/R=1/R1+1/R2。 3.测量小灯泡电阻 测量小灯泡电阻,原理R等U除I。 需要电压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 连接开关要断开,闭前阻值调最大。 串联电路公式 串联电路之关系,各处电流都相等。 总压等于分压和,总阻等于分阻和。 4.并联电路公式 并联电路之关系,总流等于支流和。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