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 |||||
内容 |
中考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挺多的,那么中考化学必背的知识点同学们总结过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 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 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2+、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大家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 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 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 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 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 药品与健康及消毒剂的选用、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等 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0、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23、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4、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9、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3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31、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34、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5、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同时注意不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混合就会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才会爆炸)。 3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4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5、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拓展阅读: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一、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二、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