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选用句式典例剖析 | |||||||||||||||
内容 |
复习目标: 明晰考点内涵,学会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复习方法: 一、熟悉句式,掌握相关知识 1、语法结构角度——单句和复句 单句( 复杂单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顺序句和倒装句);复句(并列、承接、选择、总分和分总、转折、假设、因果、条件) 2、表达功能角度——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3、逻辑角度——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 4、修辞角度——排比句、对偶句、设问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二、掌握原则,运用规律 选用句式:不改变原句基本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一、选用句式典例剖析: 例1:(1996全国卷)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语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有些句式,次序稍一变化,语意也发生变化,这要仔细分析。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句中“是”的作用。“是”有增强语气和强调的作用,所以“是”后面紧挨的内容即是要加强突出的部分。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强调受话人)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强调发话人发话地点)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强调发话时间)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强调打了一次电话这件事本身) 因而选择C 例2:(1994全国卷)下列每组中的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①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①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②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差错。 解析:A项①句是双重否定句,表示对肯定的强调;②句中的“非得”是副词,义同“必须”,也是在强调肯定,二者相同。 B项①句的“除非”是连词,义同“只有”,与“才”构成条件复句;②句的“除非”相当于“除了”,与下文的“不”构成双重否定,还是表肯定的条件复句,二者相同。 D项①句中“难”“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②句中“难免”为一个词,与“不”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二者相同。 只有C项,两句都是反问句,答案在问话的反面,两个问句一正一反,语意自然一反一正了。 因而选择C 二、选用句式的四个注意点: 1、 要围绕“中心点”展开 和西方许多语种不同,汉语组句的特色之一就是一个句子(单句或分句)里只有一个“中心点”。 例:用于制造供不应求的零部件生产的原材料的生产可以改为优先完成的任务,军事工业总是占最优先的地位。 (翻译文句) 这个句子十分费解,只有把全句的意思重新划分,再分别组织成句,意思才能明白。 (1) 有些零部件的生产供不应求。 (2) 制造这种零部件的原材料生产可以改为优先完成的任务。 (3) 在这些任务中,军事工业总是占着最优先的地位。 解析:以上每句话都说明一个意思,句子的组织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中心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2、 根据侧重点选择句式 例:这场比赛 (a、将在两点钟开始。 b、将决定谁是冠军。 根据强调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分别写成: a、这场两点钟开始的比赛将决定谁是冠军。 (这场比赛很重要!) b、这场决定冠军的比赛将在两点钟开始。 (可别去晚了!) 3、 调整句式,使之明晰 倘若“枝叶”过于茂密。遮蔽了“主干”,语言的清晰性就受到影响。 例:(1)啥时候欢蹦乱跳的只要不是在上课大老远就知道她在哪儿的路健变了呢? (2)我们班的外语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解析:(1)句属附加语过长的句子,可以将附加语的内容分出来另组成句,主干就清晰了。 路健整天欢蹦乱跳的,只要不是在上课,大老远就知道她在哪儿。啥时候她变了呢? (2)句是介词结构穿插在句内,影响句子的清晰性,在这种情况下,把它移到句外,句子就清晰了。 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我们班的外语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4、组合不同,意义不同 (1) 你坚持体育锻炼。 (2) 你的身体逐渐好起来。 (3) 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健康。 这三句话构成复句时有六种排列方式,如果再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全句表达的意思与强调的重点变化更多。 如: (1) 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你只有坚持体育锻炼,你的身体才会逐渐好起来。 (2) 只要你坚持体育锻炼,你的身体就会逐渐好起来,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 (3) 你的身体逐渐好起来,是由于你坚持了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 (1) 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你只有坚持体育锻炼,你的身体才会逐渐好起来。(是劝导,强调体育锻炼的必要性。适用于锻炼之前) (2)只要你坚持体育锻炼,你的身体就会逐渐好起来,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 (是鼓励,强调坚持的重要性。适用于锻炼期间) (3)你的身体逐渐好起来,是由于你坚持了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是论证,强调的是锻炼与健康的因果关系。适用于锻炼了一个时期以后) 三、课堂演练,讨论纠错: 1、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句,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己独特的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 “静” “静” “静” 一旦失去,园林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 参考答案:(“静”被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作为自己独特的韵律。 “静” 能使园林的全部构建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 “静” 一旦失去,园林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 ) 2、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 参考答案:(那些不朽的书籍 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4、下面四句话,分别强调“年龄经历”和“处所”的一组是( ) ①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一代青年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 ②一代青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终于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走进了大学校园。 ③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一代青年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 ④一代青年终于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走进了大学校园,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 A、③和④ B、②和① C、④和① D、②和③ 参考答案:C 分析:④将定语“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放在句末表示强调; ①将状语“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 放在句末表示强调。 5、同一个意思,可用肯定的语气表述,也可用否定语气表述,但语气的轻重、强弱有区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表达效果好的一组是( ) ①钥匙这东西不很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 ②钥匙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 ③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不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④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分析:①用否定形式,表达的语气较弱;②用肯定形式,表达的语气较强; ③用双重否定形式,语气明显重些;④用肯定形式,语气轻些。 6、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部分改写,使之与前句构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更换词语) 上海已悄然出现了为顾客丰富切身体验服务的“体验经济”的萌芽:能让你体验到进入热带雨林感觉的雨林餐厅,①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集休闲与购物于一体的投资3亿多美元的娱乐购物中心即将出现,②还将建成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体验经济”的明智做法。 答:① ② 讨论:“田间劳作”后是一个分号,这是改写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分号前为一个层面,分号后为另一个层面,①②句应分别以前一句为改造参照的标准,只有与前一句在结构上保持一致,才能构成整句。 参考答案:①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的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 ②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也将建成 7、把下面划线的长句改写成短句,并使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有人把学习基础知识比作从“一”做起。没有第一块基石、第一条小溪、第一步前进,就没有高楼的耸立、滔滔的大海、万里的征程。 参考答案:(没有第一块基石就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第一条小溪就没有滔滔的大海,没有第一步前进就没有万里的征程。)???? 作者: 凌子心声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