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0 |
内容 |
对于四年级学生的语文科目学习来说,好的教案往往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学习。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0(一) 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把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yǒng。“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学生围绕“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个问题进行研读,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怎样?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 1、研读课文第二三—八段。 2、自然段,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读了这大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3、指导朗诵,能以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4、续读第二三—八自然段,体验童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你还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5、学生朗读醒悟前的对话。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巨人砌墙与拆墙花园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几在脑海里,注意像“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三课时 一、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这些词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读读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还能组不一样的词语吗? 2、开火车说词。 3、选一个最喜欢的词用说一个句子。 4、重点指导,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好各部分的位置。 5、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二、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相讲,听,提意见,并推荐一名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三、写同步练习 四、课后作业 1、找其他童话故事读一读,将给别人听。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0(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0(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 词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 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 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 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 C、观潮人——最多。 D、响声——最大。 E、浪潮——最壮观。 F、人的情绪——最高涨。 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朗读:(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 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 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 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学实际学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 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 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 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 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 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 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 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 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 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 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 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 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 C、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 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 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 B、小山:若隐若现 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 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 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 五、作业 A、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