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全册教学分析简短 |
内容 |
教师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都会提前做好教案,更能方便上课讲解知识。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全册教学分析简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全册教学分析简短(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和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说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蝌蚪)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和小蝌蚪有关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回答:为什么找?怎样找?找到了吗?)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指名学生开火车带读,要求每个词语读一遍拼音,读一遍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举手帮助他。 (2)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读。 (3)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教”。 (5)学习“皮”字,讲解皮字的演变过程,给皮字组词。皮字加一个提手旁就是“披”,把兽皮盖在肩背上就是披。 2、检查和巩固生词。 游戏:我会读。 四、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群小蝌蚪忍不住想见大家了!播放视频,它们生活在哪里? 2、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指名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尾) 4、课文中这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小蝌蚪的,给你什么感觉?(生答)对,用来强调小蝌蚪的脑袋特别大,尾巴特别长,这样的词叫叠词。 5、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 6、你们扮演小蝌蚪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小蝌蚪,你们生活在哪里?你们长什么样子啊?你们怎样游来游去?哪只小蝌蚪能告诉我,你们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7、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五、整体感知。 过渡:这群快活的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它们为什么要去找妈妈? 1、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时,在路上遇见了谁? 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 (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它是怎么做的?(迎上去)假如我是鲤鱼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蝌蚪。所以,你有什么问题就说吧! (3)小蝌蚪是怎样问的?鲤鱼是怎样回答的?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答:长出两条后腿) 板书:长后退,贴小蝌蚪图。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继续向前游,接着它又遇到了乌龟,它是怎么做的?(追上去)假如我是乌龟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为什么是“连忙”追上去呢?(小蝌蚪很着急) (2)小蝌蚪一边追,一边着急地叫着妈妈,谁来叫一叫?它叫得那么急,乌龟是怎么说的?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3)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2)戴上头饰进行一至三自然段的表演。 六、小结。 1、小蝌蚪还没有找到妈妈,不知道它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小蝌蚪和青蛙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蝌蚪图1 蝌蚪图2 蝌蚪图3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后退 长前腿。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全册教学分析简短(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交际中有文明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 2.掌握借东西与人交流的语言,礼貌待人,与人友好交流。 重难点 会使用借东西时的文明语言。 乐学善思办法 让学生自由组合演、练、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宰课堂能力。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老师的粉笔没有了,请一名同学帮忙去向哪位老师借几根。(第一名同学去后没借来)复述借粉笔谈话。 2.明确要点:⑴为什么没借来?⑵讨论向别人借东西时应怎样说? 3.实践感知。 再请一名同学,按讨论好的语言再次试试借粉笔(借回来了),回来后复述借粉笔的经过。 讨论:为什么这名同学可以借回来呢? 因为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人礼貌、客气。 4.分角色表演。 如果现在让你去借,你会怎么做?和同桌合作表演借粉笔情境,可以互换表演,小组内演后,全班内表演,评出优胜者。 5.自由组合表演 找喜欢的伙伴,表演借不同东西的情境,比如去邻居家借铁锹等农具或其他情境。 6.老师总结,教育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全册教学分析简短(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继续认识书信格式,了解回信的一般特点。 4. 了解南极的一些知识,感受亲情,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词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南极来信 读 信 一遍又一遍 真高兴 我 看合影 最冷 积雪不化 (介绍)南极 企鹅 动物 胖乎乎 海豹 放心 条件好 温暖如春 你 好好听话 争取进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题 1. 板书课题。 2. 齐读课题。想想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 3. 置疑:爸爸在信里写了些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画出生字新词。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卡片抽读生字词,正音。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个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4) 齐读课文。 3. 老师简介回信的特点。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讨论:我和妈妈为什么特别想念爸爸?"四个月"说明了什么?爸爸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 3. 用"特别"说话。 4. 指导朗读。 四. 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世界"的写法。 五.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词。 2. 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写了什么。 二.学习二至四段 1. 轻声读第二段。想想着一段介绍了南极的什么。 (1) 南极的气候怎么样?理解"积雪很厚"、"终年不化"的意思。指导朗读。 (2) 南极主要有哪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 看图认识"企鹅"和"海豹",老师简介它们的一些习性和特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天气这么冷,爸爸在哪儿的生活怎么样?自由读第三段。 (1) 指导看图,简介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情况。 (2) 老师小结:国家关心……工作者以苦为乐。 (3) 齐读课文第三段。 3. 爸爸最后有什么希望?齐读。 引导学生想象更大进步的具体内容。 三.总结全文。 1. 齐读课文。 2. 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看拼音写汉字。(拼音略) 世界 黄河 歌曲 动物。 事情 合影 争取 家务。 2. 读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3. 用"非常"、"争取"说话。 二. 朗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想想爸爸回信写了些什么? 2.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 齐读课文。 三. 作业。 抄写词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全册教学分析简短(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说话和评议的能力。 2、会用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能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吹泡泡的过程按顺序说清楚以及想象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2、教学难点 :观察吹泡泡的动作,能分解出一个一个的动作。 教学准备: 肥皂水及吸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观察游戏的说话课,题目叫《吹泡泡》。要求小朋友一边玩,一边认真地观察,我们来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谁观察得最仔细,并能把吹泡泡的过程有条理他讲清楚。 2、吹泡泡,练习说吹的过程。 (1)自由吹泡泡,边吹边想: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板书:吹 (2)看别人吹泡泡,说说吹泡泡要有哪些动作。(吹的人要注意将动作较清楚地演示出来)板书:拿放吹 (3)用上句式“谁先______”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如:小明先拿起吸管放到有肥皂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接着把吸管的另一头放到嘴边,最后对着吸管口轻轻一吹,泡泡就吹出来了。) (4)评议:1、过程有没有颠倒? 2、关联词有没有用对。 (5)”轻轻一吹”还可以换什么词? (小心地、小心翼翼地……) (6)连起来说说吹出泡泡的过程。 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3、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样子。 (1)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最多。一边吹一边看:这些泡泡怎么样子的?像什么?板书:看 出示基本句式: 又大又圆的、串串的、圆圆的、彩色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 刀评议:从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上去评议泡泡像什么说得好不好。 (3)变换句式说1、泡泡,像。 (4)任选一种句式说说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5)用句式: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6)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泡泡时,你会怎么赞美它们呢? (7)把泡泡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 (这些泡泡有的又大又圆像只大皮球,有的五颜六色像节日的彩球,还有的虽然很小,但一个挨着一个,像一申串葡萄,真是美丽极了。 4、观察想象。 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们是怎么样的?会飘到哪里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动脑筋,看谁的.想象能力强。板书:想(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心里话讲出来)如 ①这些泡泡慢慢悠悠地飘呀飘,它们想飘到祖国各地去,看看改革开放的新景象。②这些泡泡自由自在地飘呀飘,它们要飘到月球上去,看看月球上究竟有些啥。 5、把整个活动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基础好的班级可以把想象的内容也说上去。 6、小结。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