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
内容 |
编写教案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在上课之前提前做好准备,从而保证在课堂上稳定发挥,教书育人。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月亮湾。 出示生字卡片:湾wan,前鼻音,韵母是an,不是ang。 “湾”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课题“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 2.齐读课题:月亮湾。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读词,指导读出感受。 月牙一样的小河缓缓的流着清清的河水。 灿烂的朝霞绿油油的麦田欢快的笑声。 2.学习伙伴互读课文。 三、细读品味、体会美景 1、推荐朗读好的同学与老师比赛读。 2、觉得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3、说说你发现的最美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⑴“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体会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开心的样子。 ⑵“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理解河水的清,想象“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的样子。 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灿烂的朝霞”是什么样子,再读读句子说说课文中什么像灿烂的朝霞。想象河边的朝霞是什么样子。谁能把这么美的桃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⑷月亮湾真美呀!仔细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村子前面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村子后面山坡茶树采茶姑娘。 5、依照板书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色在头脑中过电影。 四、说一说,感情升华 1、说一说:根据板书的提示把月亮湾介绍给大家,可以讲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大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老师要邀请同学当小导游,愿意吗?要想当好一名好导游,必须认真准备。 2、自由练习,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 3、在小组内交流。 4、指名当小导游。 5、参观完了,中外游客们会说些什么呢? 6、师生共同评议。 五、识字 “我说你猜”来识字 篇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3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 2、领会古诗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 2、你们以前有没有学过李白的古诗? 3、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呢? 4、老师今天带来两首古诗,请大家大的读出来。(出示ppt)《赠汪伦》、《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古诗,有助于同学们记忆古诗。 二、学习古诗,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谊深 1、诗人李白写过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出示ppt)下面请同学来读课题。 2、一起书空课题。(师板书课题)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赠的拼音,我们也把拼音写上,zèng,后鼻音。还有生字“汪” 的拼音。 师:(ppt介绍)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自由的读古诗,注意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3、理解诗句。 师:(ppt出示李白)这是谁坐在船上?诗人李白将要做什么呢?是谁来送他? 师:汪伦怎样来呢?请同学们读以下诗句。(pp: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师:李白将要走了,汪伦怎样呢? 师:他怎样来送别,从哪个字可以中可以看到李白不知道他来的。 师:从“忽”字中可以看出他没有告诉他白,他怎样来呢? 师:解释踏歌。(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老师想请我们班会跳舞的同学出来表演,李白要走了,你用什么方法来李白。 生出来表演。 师:她们踏着歌声来送李白,这时李白的心理会想到什么?(ppt) 师:那他当时的心理想什么?假如我是李白,我心理很感动,汪伦踏着歌跳着舞来了。 师:这时李白想到了什么呢?(ppt示) 师:此时此刻李白想到了什么? 师(板书):水深情更深。 师:请同学们再带着李白对汪伦的情深再读这句诗。 师:同学们自由拼读黑板上的生字。 师:下面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古诗,自由读古诗。 师:请一小老师上来示范读。 师:读得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她,下面我们学着小老师同桌互读。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赠汪伦》,下面老师带来了《赠汪伦》的古诗新唱,会唱的跟着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诵读,让古诗的情感层层深入,达到读中悟情的效果。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三、指导写字,学生写字 1、师:刚刚听到我们班的同学动听的歌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生字宝宝,先来观察它的结构、部首,想想怎样记。 师:在课题我们已经学习过“汪”字,下面一起来学习“乘”字,说说注意点,它由哪些字组成呢? 师:我们一起书空“乘”、“舟”,边书空边说注意点。 2、生练习写字,师巡视。 3、师生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采用了自主写字的方法,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四:背诵复习巩固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会了这首古诗,现在有谁能把这首古诗背下来吗 2、生背古诗 3、我们还记得这个学期学习的三首古诗吗? 4、一起背古诗。 5、巩固练习。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汪伦的古诗,这首古诗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师:这首古诗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多元化诵读古诗,激发孩子阅读记忆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五、总结拓展 1、师: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朋友之间的送别诗句,我们一起来看看。(ppt) 2、师:假如你的朋友要远行,你们也可以把其中一句诗送给你的朋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朋友之间的送别诗句,可以延伸学习积累,达到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目的。 篇三: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课件: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歌唱组:唱秋天 篇四: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好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及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认识绿线内只识不写的五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投影放大图,观察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它正往哪里走? 3、板书课题:23夕阳真美读题。 4、小结图意,解题。 5、质疑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帮助正音。 3、指名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挑选你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读该大家听。) 5、逐个相机评价 6、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7、交流。 8、同桌互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理解“日落”与“傍晚”的关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傍芒蓝伏余。 2、指名认读。 3、生自学,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组词。 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6、反馈写字情况。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另外五个生字,理解有绳子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形式地复习生字和词语。 2、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想哪一自然段你认为写的最美?(交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段学习。)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 指名学生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后齐读第一句话。 (3)学习第二句 自由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4)学习第三句 生自由读,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是多么的壮观)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好这一句。 (5)小结并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3)四人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所描绘的语言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画出来。 (4)齐读课文三、四两段,再一起评一评图画作品,看谁画得符合课文的描述。 (5)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 (6)指导背诵 座位上练背、指名背、齐背。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多美的夕阳啊,爷爷满面红光的望着奶奶说,生接读——夕阳真美啊! 2、自读课文,有什么不懂的提出? 3、指导朗读好。(读出爷爷奶奶的愉快心情) 三、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按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顺序练习背诵,先引背,分段背,再有感情地背,比赛背,从而达到成诵。 四、学习生字 1、认读:壮慢沉涨更 2、口头组词。 3、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5、反馈写字情况。 五、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看日落,边看边讲,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描述到的景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下来 篇五: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揭示课题 1.师生一起板书。 2.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