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7篇 |
内容 |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守株待兔教案精选”主题相关内容,是栏目小编为您呈送的,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1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通过读懂词句,明白语言中的人错在哪里,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动画片、小道具 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则寓言的。 (二)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 1、板课题“守株待兔”。 (1)自读课题,读准字音。 (2)指导读题。 (3)齐读课题。 2、解题。 (三)观看动画片 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互相议议故事中的种田人怎么样? (四)理解寓意 过渡:他傻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说明种田人傻的句子。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自读。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学习情况。 4、小结。 5、小品表演。农民坐在树桩旁边在想什么?你会怎样劝他? (五)总结寓意,悟出道理 通过学习、表演,我们理解了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 (六)拓展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犯“守株待兔”这种错误的人和事,你们能举例子说明吗? (七)自由组合朗读、表演,背诵课文 (八)汇报练习情况 (九)作业: 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守株待兔 白捡(偶然、侥幸) 种田人 又肥又大的野兔 乐滋滋 仓皇、蹿、撞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这一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接着出示动画片,让学生自己观看,自己想;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2 【教学理念】 《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与一般的抒情性课文相比,故事情节性强,而语言文字浅显直白。这样文体的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边讲边说边议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了解故事内容,巩固生字词,感悟寓意。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作为主要执教老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各教学环节渗透讲故事、复述故事能力的培养。数学老师作为协同教师,通过“一教一辅”型、“学习站”型协同教学模式,进行个别化辅导,将小班变成“小小班”。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守、窜、撞、桩、此、锄;会写5个生字:守、此、桩、肥、丢。 2、通过词语“忽然”、“窜”等体会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通过“白捡”、“从此”、“整天”等词语体会种田人期盼不劳而获的愚蠢行为。在品词读句中明白寓意。 3、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课文,愿意把故事讲给同伴或家人听。 【教学重难点】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朗读正音。 2、老师逐字板书课题,教学生字。 3、引导学生说题意。 二、读好故事,集中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组出示字词(带拼音),读通长句。 ①忽然窜出来(读通句子:种田人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②撞树桩(读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死了。) ③又肥又大乐滋滋(读通句子: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④从此锄头(读通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3、分组朗读生字 4、书写生字:肥、桩、守(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书写,并记录下书写特别认真、美观,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 三、学讲故事,明白寓意 (一)了解、讲述故事的起因,随机巩固生字词语“窜、撞、树桩”。 1、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谁能讲一讲。(重点理解:窜) 2、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事发之“巧”:一只野兔从树林里飞快地窜出来,刚好有棵树桩让她撞上,刚好撞死了,又被种田人看到,你觉得这一切发生得有点儿——(碰巧/奇怪/不可思议) 3、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词语:忽然窜撞树桩(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复述。) 4、继续点拨:种田人仅仅是看到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就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头了吗? 学习句子:他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二)讲述守株待兔的过程和结果,随机巩固词语“从此、锄头”。 1、划找课文写农夫想法的句子,并尝试复述。 2、种田人这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呢? 3、“从此”就是从哪一天以后? 4、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词去掉,句子的意思还一样吗? (三)评价种田人的行为,明白寓意 1、小组内评价种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协同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有序的小组)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播。 3、写话练习(情境中写字——此、丢)(协同老师巡视、指导、批阅学生的写话;指导小组学习,并记录优秀发言。) 我想劝劝从此以后丢下锄头的种田人。 我想对种田人说:你别再,赶快去吧! 我想告诉种田人一个道理: 4、师总结寓意。 四、讲述故事,阅读推荐 1、尝试接龙复述整个故事。(分两个学习站,两位老师分别指导) 2、建议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阅读推荐:《中华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五、学情反馈,多元评价 协同老师走到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反馈。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3 教学目标: 1、能掌握5个生字,并能理解生词; 2、能熟读课文,并知道寓言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懂寓意,受到不能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的教育; 4、能认真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5、结合插图,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守株待兔》的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可以有个要求吗?请说说这个动画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 2、学生观看之后概括主要内容 3、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学生说《守株待兔》 4、想学这个故事吗?(教学板书课题)能大声地读读课题吗?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准字音边思考:你读懂什么了?从哪里读懂的,找出有关语句,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交流,讨论:①交流自己读懂的,并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②把疑问提出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并抓住关键语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野兔的撞死是偶然的:学生读句子,说重要词语,教师相机追问,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是它想自杀吗?理解“窜”字的含义,指导朗读。 种田人把野兔的撞死当作是天天都有的事(每天、整天)种田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三、表演故事,揭示寓意 1、角色扮演,进行劝说。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劝他?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教师扮种田人,劝说学生扮演劝说角色 3、由“劝说者”对“种田人”进行劝说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续编故事,拓展延伸 1、种田人看到长满荒草的庄稼,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明白道理了吗?最后怎么做?能展开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吗? 2、学生片断练习。 3、学生习作交流。 五、布置作业,巩固加强 同学们,“六一”节将到了,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讲故事比赛、画画比赛、硬笔赛等,为了展示我班同学的风采,也为了我中队不输于其它中队,经决定我三(2)中队希望每位队员完成以下任务:笔认真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4 1、能掌握5个生字,并能理解生词; 2、能熟读课文,并知道寓言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懂寓意,受到不能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的教育; 4、能认真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5、结合插图,续编故事。 寓言的寓意。 《守株待兔》的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一课时。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可以有个要求吗?请说说这个动画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 2、学生观看之后概括主要内容 3、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学生说《守株待兔》 4、想学这个故事吗?(教学板书课题)能大声地读读课题吗?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准字音边思考:你读懂什么了?从哪里读懂的,找出有关语句,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交流,讨论:①交流自己读懂的,并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②把疑问提出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并抓住关键语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野兔的撞死是偶然的:学生读句子,说重要词语,教师相机追问,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是它想自杀吗?理解“窜”字的含义,指导朗读。 种田人把野兔的撞死当作是天天都有的事(每天、整天)种田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三、表演故事,揭示寓意 1、角色扮演,进行劝说。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劝他?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教师扮种田人,劝说学生扮演劝说角色 3、由“劝说者”对“种田人”进行劝说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续编故事,拓展延伸 1、种田人看到长满荒草的庄稼,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明白道理了吗?最后怎么做?能展开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吗? 2、学生片断练习。 3、学生习作交流。 五、布置作业,巩固加强 同学们,“六一”节将到了,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讲故事比赛、画画比赛、硬笔赛等,为了展示我班同学的风采,也为了我中队不输于其它中队,经决定我三(2)中队希望每位队员完成以下任务:笔认真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5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板书课题) 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 生:读“守”。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防守。 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 生:看待。 生:等待。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树桩。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 生(齐):树桩。 师: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 生(齐):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生:是怎样守株待兔的? 生: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3页,自由地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师:课文读完了,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读书情况。 1、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谁来叫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指名读。 2、叫3名同学接读课文。 生:小声读课文,用自己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什么样的声音?板书:撞 师: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兔子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死了。 师:“窜”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飞快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向闪电一样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慌慌张张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师: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板书:窜 师: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许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从树林里窜出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 生:也许是猎人在追它。它跑得太快,就撞到到了树桩上。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声音真洪亮,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生:行!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谁能评价一下我的朗读? 生: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师范读。“白捡”是不是白天捡呀? 生:不是。 师:那“白捡”指什么?(板书:白捡)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费吹灰之力。 师: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师:“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很高兴。(露出高兴的神情) 师:我们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句子。 师:种田人捡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生:哎呀,你看我今天运气真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我今天没想到能捡到这么肥的野兔,真幸运。 师: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 生:(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一只’)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觉这个种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捡,只捡一只野兔他就满足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生:不会! 师: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生:巧合。 师相机板书:偶合、巧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师:他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生:默读课文后划出有关语句。 师:谁来读一读你划出的语句? 生: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课件出示:从此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词卡:从此)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 生:从此。 师: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生:从他捡到野兔以后,他就丢下了锄头。 师:(出示锄头图片及“锄”字)你们看,这就是锄头,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吗?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锄头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劳动工具。他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准备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师:种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课件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读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个句子没有“整天”,第二个句子有“整天”。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非常细致。(板书:整天)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怎么不一样了? 生:第一句没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等。第二个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师: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哪个词要重读? 生(齐):读句子。 师: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他想——,所以他——。)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所以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师:谁还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这样的好事会天天发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师:(看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到课文中124页的插图,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 生(齐):守株待兔。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就是? 生:庄稼全完了。(板书:庄稼全完了,一无所获)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师: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通过劝告种田人,我们也明白了。(指着板书)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将一无所获。 师: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读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观察分析,练习书写 师:认读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字。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地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的心理。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1)。揭示课题,正音。 (2)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3)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4)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2)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4)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4)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5)齐读课文。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地大声读书,争当读书小能手。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动下自主地投入学习,读书、写字。】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5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谁能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范读课文,理解题目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一句能说明题目意思的句子。 2.板书课题,理解守株待兔每个字的意思,并试着说题目意思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4.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师板书,指导学生用上“于是、结果”把故事说得更加顺畅。) 四、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1.学习第一段 (1)看来这个故事还得从兔子撞死讲起。那么,这只兔子究竟是怎么撞死的呢?我请个同学把第1自然段读一读。 (2)你们知道兔子撞死的原因了吗?兔子为什么从树林里跑出来,课文中没有交代,也许是猎人的追捕,也许是猛兽的追赶,究竟为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就这一自然段看,有个字与兔子撞死关系很大,不知同学们看出来了没有。 (3)理解“蹿”。 (4)因为兔子慌慌张张地跑,又跑得比较快,所以不小心撞在了树桩上。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事会经常发生吗?也就是说出现这样的事非常——这里老师教大家一个词——侥幸。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某样东西或者是取得成功,或者是避免了灾害。在这个故事中种田人就是—— 2.学习第二段 (1)那么,为什么说是白捡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读第2自然段,找出能表示“白”这个字意思的话。轻声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找到了吗?课文哪儿表示了“白”的意思?对,“白捡”就是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拾到的意思。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拾到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种田人的心里怎么样呢?(指名读) (3)理解“乐滋滋”。 (4)指导读句子。 3.学习第三段 (1)第3自然段一开始说“从此他丢下了锄头”,“从此”是指从什么时候开始?看来这人心里还挺急的。课文中写他是怎么坐等兔子的呢? (2)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什么人?种田人把锄头丢了就是把什么丢了?丢了的东西还打算要吗?整天坐着等,还干活吗?工具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一心想着再白捡野兔。如果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不劳而获) (3)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4)结果摆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指名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遍。你们觉得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注意哪些词语?(指导朗读) 五、揭示寓意、拓展学习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在那儿守株待兔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3.说说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出示文言文。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坐 等 白捡 撞死 全完 不劳而获 一无所获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