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6
内容
    文言文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试板块,而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必考考点,那么有哪些词类活用呢?现在就请各位考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6,可供各位考生参考使用。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6
    一、活用作动词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在其本义转化的情况下的活用,也就是说,使名词临时具有动词的语法意义。
    名词活用为动词,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名词后面若有代词,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后面连用同一名词或别的名词,如果这个句子没有谓语动词,则其中有一个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3)名词前面若有能愿动词,则这个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4)名词前面若有副词,特别是有否定副词“不”,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5)名词前面或名词后面若有介宾短语,则这个名用作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活用为使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1)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如: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2)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
    (3)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如: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4.数词的使动用法。
    (三)活用为意动词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二、活用为状语
    (一)名词作状语。
    1.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如:(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例(1)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2)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如:(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例(1)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2)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如:(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3)复前行,欲穷其林。
    例(1)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2)(3)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如:(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学而时习之。
    例(1)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2)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如:(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岁赋其二。
    例(1)中的时间名词“日”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2)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如:(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如:(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2)朝而往,暮而归。
    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二)动词作状语
    三、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四、为动用法
    1.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刃”即“以刃杀”,用刀杀)
    ②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A.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B.能愿动词+名词/数
    C.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
    C.名+名/代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谨”,重视/认真从事)
    ②[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
    2.活用为使动词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施动者 + 动词 + 受动者 使字句
    (1)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名+名/代)
    ②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因便乘利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施动者 + [使……动词] + 受动者
    () 使(受动者)降 武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存活)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使……变小)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宾语/名、代)
    (4)数词的使动用法。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3.活用为意动词
    (1)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之)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认为……小)
    ③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4.活用为状语
    (1)名词作状语。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动/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名、代]+谓语)
    ②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③(秦王)卒[廷]见相如。(在……时/上,当……时候)
    ④(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像……一样)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于是项伯复夜去。
    ([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
    (2)动词作状语。
    ①儿惧,[啼]告母。
    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5.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②国无盗贼,道不拾遗。(丢失的东西)
    ③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所见到的景象)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的地方)
    ②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的铠甲,……的兵器)
    6.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陶渊明《咏荆轲》) 死,为……而死
    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 丧,为……治丧
    ③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死,为……而死
    ④伏伏:守,保持清白以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