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3中考语文备考:《竹影》同步试题3
内容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中考解析
    1.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B、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夸张)
    C、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排比)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比喻)
    【考点】:拟人、比喻、排比
    【分析】:答案为B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而不是夸张。其中“生活”、“恰似”和“画页”分别是本体、比喻词和喻体,是明喻句。
    2.下面红色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刚强  强健  倔强  强词夺理
    B、和平  柔和  和蔼  随声附和
    C、迁移  忏悔  纤维  彻底歼灭
    D、昭示  召唤  招聘  千里迢迢
    【考点】:多音多义字、形近字的读音
    【分析】:答案为C项。A项中“刚强、强健”读“qiáng”,“倔强”读“jiàng”,“强词夺理”读“qiǎng”;B项中“和平、柔和、和蔼”都读“hé”,“随声附和”读“hè”;C项中“迁移”读“qiān”,“ 忏悔”读“chàn”,“ 纤维”读“xiān”,“ 彻底歼灭”读“jiān”,读音各不相同;D项中“昭示、招聘”读“zhāo”,“召唤”读“zhào”,“千里迢迢”读“tiáo”,所以应选C项.
    3.红色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
    ②他年纪不大,显得却很成熟。
    B、①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②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C、①我们有时面对优美如画的景物感慨一番,就是写不出来,这就要仔细琢磨别人是怎样写景的。
    ②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D、①老孙头也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
    ②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
    【考点】:一词多义
    【分析】:答案为D项。A项中果实“成熟”,是指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他“成熟”,是指人的思想发展到完善的程度。B项中韩麦尔先生“温和”地说,是指人的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冬天“温和”,是指气候不冷不热。C项中我们仔细“琢磨”,是思索、考虑的意思,雕镂“琢磨”,是雕刻和打磨。D项中的两个“慷慨”都是“不吝惜”的含义。所以应选D项。
    练习之二
    【课文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体会本文所体现出来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5、了解本文的作者丰子恺。
    【课文学习指导】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幽暗 惬意 汀 口头禅 参差 立轴
    芥子园 撇 疏密 倘然 蘸 朱砂
    似的 似乎 收藏 难为情 徘徊 硕
    3、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口头禅;
    参差不齐:
    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交流。
    答:
    2、孩子们先是“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然后对这个问题“争论了一会儿”,还没有结果,他们又去描月光下水门汀上自己的影子和竹影了,这些表现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天性?你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吗?
    答:
    3、请归纳出课文中所说的中国画和西洋画各自的特点。
    中国画:
    西洋画:
    4、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的作用。
    ⑴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⑵竹影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5、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
    2、表现了孩子对他身边事物的好奇,写出了小孩好玩好动的本性。 3、中国画:“像符号”,“不注重‘像不像’”,因而它注重“神似”,强调写意。 西洋画:“像照相”,“画得同真物一样”,因而它注重“形似”,强调写实。 4、⑴“弥漫”写出了夜色降临的情景,把那种幽暗的朦胧的光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充满了美感。 ⑵“闪烁”生动地描写出月亮被摇动的“竹影”“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的动感。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