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杜甫诗三首》同步试题2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3.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 望__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1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二)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3.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新安吏》(节选) 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8.解释词义: ①更: ②次: 19.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0.“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你认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 22.结合对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理解,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1.(1)dài (2)zì (3)sāo (4)zān (5)yú (6)yè shù (7)yè (8)yù 2.(1)聚集 (2)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 (3)终当、终要 (4)简直 (5)多么 (6)越过 跑 (7)应征 (8)告别、离别 3.(1)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 (2)《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独与老翁别 4.(1)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2)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3)妇啼一何苦 (4)如闻泣幽咽 5.(1)√ (2)√ (3)× 6.(1)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渺小 (2)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3)差役吆喝得多么凶恶,老婆婆哭泣得多么悲苦 (4)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 7.(答题思路)题中想像应确定在“有人认为”吏一步步对老妇的逼问上。两人的表情应根据文中提示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根据展开。 二、(一)8.(1)泰山 (2)不尽 (3)指天地、大自然 (4)登、乘 9.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 11.远 近 朝 暮 望 登 12.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二)13.老翁逾墙走 存者且偷生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14.A 15.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新战死‖……无完裙。‖……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17.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三)18.(1)岂 (2)挨次 19.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20.客即杜甫 21.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三、22.(略)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