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3中考语文备考:《五柳先生传》同步试题2
内容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
    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__________
    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
    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
    ⑨环堵萧然___________ ⑩短褐穿结_____________
    3.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4.“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 ) ②短褐穿结( )
    ③晏如也( ) ④造饮辄尽( )
    ⑤兹若人之俦乎( )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
    8.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
    9.“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二)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③。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④志,与道污隆⑤,孰能如此乎!
    (萧统《〈陶渊明集〉序》)
    注:①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②跌宕:文章富于变化。③莫之与京:没有人能超过他。京,大。④笃:坚定。⑤污隆:沉浮。污,下降。隆,上升。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跌宕昭彰( )
    ②不以躬耕为耻( )
    11.萧统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创作和为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选文和你的读书积累,从其诗、其文或其人的任一角度发表见解。
    (三)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②参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⑥量:度量,气量。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 )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④蒙正遽止之( )
    13.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A同列
    ②蒙正遽止之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C吕蒙正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
    A:
    B:
    15.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三、作文
    16.学习《五柳先生传》的写法,写一篇自传。
    参考答案:
    一、1.shì zhé lìn hè dān qián jí chóu shānɡ yú
    2.①处所 ②羡慕 ③高兴的样子 ④过度喜欢
    ⑤旧交,旧友 ⑥往,到 ⑦希望,愿望 ⑧并 ⑨周围环着四堵墙 ⑩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3.B
    4.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二、(一)5.①清寂 ②有破洞 ③安然自若的样子 ④就 ⑤此
    6.①喜爱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要旨)。②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7.突出旨趣,勾勒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荣利的特征,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
    8.少言,好读书,嗜酒,脱略形迹,安于贫贱,以文自娱。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二)10.①显著 ②亲自
    11.从陶渊明的诗歌、散文或人品的任一角度来谈均可,但必须体现平日读书积累。观点可与萧统相同,也可另有创见,但要做到自圆其说和不偏激。答案举例:①其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开创田园诗派。如《饮酒》这首诗,名为饮酒,实则表达自己清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耐人寻味的佳句。②其文语言晓畅,主题深刻。代表作《桃花源记》,其中虚构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豁然开朗”,“乃不知有汉”,“无人问津”等句均具有恒久的魅力。③其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气节高洁傲岸,令人敬仰。
    (三)12.①过错 ②这 ③假装 ④立刻,急忙
    13.①——C ②——A ③——B
    14.A: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B: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大。
    15.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三、16.提示:要写出自己的特点,注意内容安排的先后和文章的条理性。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