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
内容 |
幼儿园的孩子们正是培养品德的好时候,做好垃圾分类教案,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品质。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一)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 2.2只垃圾分装桶,上贴2种标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走走,提问:"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 2)教师:"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 3)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幼: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教师:"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 二、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1)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 2)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引导。 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垃圾桶,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 三、垃圾分类 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 4)教师: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 它是金属宝宝的家。 5)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教师:"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 2)教师:"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二)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来的矿泉水瓶、可乐罐、塑料袋、废旧电池、果皮、废纸、树叶等废弃实物或照片。 2、做纸浆的工具、三个垃圾桶、白色卡纸和水彩笔。 3、有关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什么是垃圾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清扫垃圾呢?” 2.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①教师:“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处理垃圾?” ②教师:“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介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给垃圾分类呢?” 教师:“像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纸制品这样还可以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像腐败的菜叶这样没有用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2.认识有机垃圾。 (1)教师:“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2)学习词汇:有机垃圾。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3)看影像资料(一):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3.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1)看影像资料(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以保护环境。 (2)教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3)看影像资料(三):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废电池要作特别处理。 教师:“废电池是有毒垃圾,乱扔能使一大片的土地不长庄稼或污染水源,我们要把它进行单独回收,专门处理。 (4)经验扩展:“还有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 4.观察“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 (1)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纸可以做成纸浆再造出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叫‘可回收垃,圾’,学习词汇:‘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分类 1.看影像资料(四):垃圾分类、回收的录像片段。 提问:“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的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记。 (1)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2)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3)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4)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引导幼儿将垃圾分类。 (1)教师:“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3)出示贴有标志的三只垃圾分类装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4)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四、学习制作垃圾标记及分类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标记来区分垃圾桶。 教师:“老师这儿的垃圾桶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2)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垃圾桶标记,在白纸卡片上画标记。 (3)展示各组幼儿设计的标记,请幼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记。 (4)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垃圾桶,请幼儿粘贴标记。 (5)师幼共同欣赏彼此设计的标记并说出其含义。 (6)欣赏儿歌: 小朋友讲卫生废弃物不乱扔。 归好类可再生节资源保环境。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的意义,做个“环保小卫士”。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