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小河青草教案汇总
内容 小河青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干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头饰)这是---?(出示小草头饰)这是-----?
    今天我们又与他们见面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水分充足干枯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过渡:青草就长在小河边上,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弯弯的小河边,听听他们的对话。
    (播放课文2-5段的录音)
    出示填空练习:小草夸小河
    小河夸小草
    交流:板书清绿
    (一)学习第二三小节。
    1、指名读。小草是怎么夸小河的?谁想读?
    指名读
    2、引导学生看图,感悟小河的清。
    我听得出来,这条小河真清。(指图)清得可以
    师:这样的小河你喜欢吗?该怎么读小草的话呢?
    指名读,赛读,齐读
    指名读.师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3、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说(指名读)
    4、(出示小草实物)小草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
    5、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
    6、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板书:浑浊
    7、看到这儿,你想对小草说什么?
    8、小河的话该怎么读呢?
    小结:小草的功劳可真不小,正是因为它,浑浊的河水变得如此清澈。
    (二)学习第四、五小节
    过渡:小河与青草的对话还没完呢,它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读4、5小节
    2、指名说,碧绿碧绿说明小草长得怎么样?
    这样的小草你喜欢吗?该怎么读呢?(小草碧绿碧绿的,真可爱呀!)
    3、谁想来当小河,夸一夸小草?指名读、范读、领读
    4、小草听了他的赞美,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小草说的话?
    5、听了小草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6、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喝了小河里甜美的水,喝的饱饱的,才会长得更高,更壮,更绿。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渐渐地少了,少了,越来越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润了,一天天、一天天地了(引说)。
    板书:干枯
    7、现在你是一株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呢?
    8、小草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一起来读。
    (三)分角色朗读2-5段。
    1、同桌互练。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着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互相感谢?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当小河,一个当小草,先练一练。
    2、指名朗读。(注意引导加表情、动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指名上台表演,戴上头饰。
    (四)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它们互相夸奖着,互相感谢着,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就这样,
    1、引读:小河流得,小草也长得。
    2、齐读。小河与小草可开心了,咱们再读一读。
    三、拓展
    师:小河与青草是一对好朋友,大自然中,象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有一天陈老师经过一个花坛,听到花儿和蜜蜂也在说悄悄话了,有两句话我听清楚了,但是还有两句话我没有听得清楚,咱们小朋友猜一猜,它们会说什么呢?
    投影出示填空
    (1)学生思考
    (2)同桌讨论
    (3)交流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
    请你们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明天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四、写字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小河和小草的故事,知道了它们谁也离不开谁。现在,我们要学写两个生字了。
    1.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分干)
    2.指导书写。
    分:充足的水分的分。分的上面是八字头,下面是刀。我们来看刀的笔顺。(指名说笔顺)(范写)注意,先写,折要稍微往竖中线收一点。
    干:就是干枯的干。要注意上下两横,上面短,下面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在书上描。
    3、学生完成作业,巡视。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绿
    浑浊干枯
    小河青草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1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
    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
    教学要求:
    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朋友,(出示图片)“小河”、“青草”。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小河你好!青草你好!
    2、生字宝宝还认识吗?
    3、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读:干 草 河 分 住 青
    (2)青青的小草 紧紧抱住 充足的水分 一眼能看到底
    a、自由读词组,读准字音。
    b、(出示卡片)指名领读。
    c、出示“感谢”,课文写了谁感谢谁?(小河感谢小草;小草感谢小河)
    过渡:小河为什么感谢小草?小草为什么感谢小河?我们一起来听课文录音。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动画)听课文录音:
    (1)出示小草的话。小草在夸小河什么?你能用一个字说说吗?(清)
    (2)出示小河的话。小河在夸小草什么?你也能用一个字说说吗?(绿)
    2、出示句子: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1)指名读。
    (2)直接读小草的话。
    (3)老师读了小草的话,好像看到水里的水草在翩翩起舞了。你读读看,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小鱼、小虾、鹅卵石、河泥)
    (4)小河的水真清啊!指名说,然后请你来夸夸小河吧!看谁把小河的水读得最清!
    指导个性化朗读:a、“一眼”:真够清的,一眼就看到底了。
    还有谁有不同的读法?
    b、“看到底:”水底有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了,真清啊!
    3、出示句子:小河对小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1)谁来夸夸小草?指名读。
    (2)师点评:有点绿了,还有谁想来夸?指导读好“碧绿碧绿”。
    点评:更绿了,好像看到小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了。
    4、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小草听了小河的夸奖,他们是怎么说的?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自由读2——5小节,别跟着别人读。
    (1)出示句子: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a、指名读。
    b、指名读“浑浊”。读准音。
    c、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
    d、小草怎么就能把泥土抱住了?出示实物。学生回答。
    师述:它的根就像小手一样紧紧抓住了泥土。
    e、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点评:“紧紧抱住”抱得不紧。如果不紧,泥土就会掉进河水里,河水就会“浑浊”了。
    浑浊的河水是什么样的呢?
    师出示量杯,演示“浑浊”的意思。你们说说浑浊的水是什么样的?
    对,所以呀,小草得紧紧抱住泥土,谁再来读?
    再指名读,师评:抱得很紧了。再抱得紧一点儿。
    再指名读,师:小草的功劳真不小呀!齐读。
    (2)出示句子: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a、小草为什么感谢小河?指导读好充足的水分
    b、“干枯”了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c、大家学得真认真,现在老师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学生趴在桌上休息,音乐起。)师: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是小草的种子,春天来了,小鸟在叫,小草们,快钻出地面。听这是什么声音?(流水声起)小草赶快喝水吧!(作咕咚、咕咚喝水状)。小草快长吧!
    师问单个“小草”:小草,你怎么长得碧绿碧绿的?生答。你也来感谢小河啊!
    小草,你怎么这么开心呀!
    师:你们这么开心,都要感谢谁呀?齐读这句话。
    (3)把小河、小草的对话连起来读。
    a、左边的同学当小草,右边的同学当小河。
    b、自由练。 指名同桌俩读。 奖励好的同学戴头饰演。 一齐分角色读。
    (4)请小朋友记住他们的话,表演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表情。自己练练看!
    5、小河和小草谁也离不开谁。
    引读:小河听了,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三、拓展
    1、 出示图,小鸟对大树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大树对小鸟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 ”
    2、 大树对小鸟说:“你的歌声真动听呀!”
    小鸟对大树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 。”
    四、学习生字:干 分
    1、记字形。
    2、书写生字。
    小河青草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内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难点:
    反复熟读课文,体会小草与小河的美好品德,进而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揭示课题
    1、看图,谈话导入。
    (1)(出示挂图,播放流水声)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小河的水清清的,小草的颜色绿绿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地喜爱。这儿的水和草为什么这么可爱呢?让我们看个究竟吧。
    (播放课件或课文朗读)
    2、揭示课题
    出示:小河与青草 (注上: hé yǔ qīng cǎo )
    指名读题,教学青。(后鼻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分小组读课文(四人一小组),有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没有把握的字还可向其他组请求帮忙。
    2、教师巡视组织小组读好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老师带来一些词语宝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出示生字词:
    小河边 感谢 河岸 紧紧 抱住 碧绿碧绿 喜爱 水分 干枯
    (2)指名、齐读词语。
    (3)现在词语宝宝又躲到了课文中,你们还会认出他们吗?指名分自然段试
    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小草喜爱小河吗?(生:喜爱)为什么喜爱?小朋友你们读一读这句话。
    投影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你是怎么知道小草喜爱小河的?
    比较句子:(1)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2)弯弯的小河边,长着青青的小草。
    3、这两个句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哪个好?
    4、长满了说明小河边的小草很多,小草喜欢和小河生活在一起。
    5、指导朗读。
    (1)小草真是很多,的确是喜欢小河。怎么读才能读出小草的高兴呢?你们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播放流水声)小草喜爱小河,你们喜爱吗,怎么读出你们的喜爱呢?谁再来试试。
    6、这句话里有两个生字,你们能找出来吗?指导书写:青、草
    (1)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2)草:上下结构。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按笔顺描红。
    (4)观察生字位置结构描红、临写。
    四、设疑激趣
    小草为什么喜欢小河,小河也会喜欢小草吗?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小河青草教案(篇4)
    学情分析:
    1、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发现本班学生比较聪明活泼,也正因为这几点,纪律较难控制,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控,让孩子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的状态。
    2、在上课的时候,学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想到的都能及时地和老师、小朋友进行交流。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课件、小河、青草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小河与青草》,今天,课文中的词语宝宝又来和大家见面了,看看谁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弯弯的 清清的 浑浊 碧绿碧绿 感谢 充足 干枯 河岸
    2、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和课文有关的话。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读。
    2、小朋友,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种青草。
    (1)(第一棵小草谁来种?) 指名贴小草图。(说理由)(理解位置“小河边”)
    (2)这样就够了吗?为什么?(理解“长满”)指名贴小草图。
    3、齐读(注意:长满)
    [通过学生贴小草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挥想象,体会小河边长满青草的样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抓住“长满”和“青青的”让学生去体会,进入角色,加强体验。]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仔细听!小河和小草正在说悄悄话呢?竖起耳朵,来看看你能听到什么?(放录音)
    2、谁来说,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谈的顺序进行教学)
    a:“小草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1)齐读。想想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感受。(水清)是啊,这样清的水,一眼望下去,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样清的水,你想干什么呢?
    (3)谁来做小草,夸一夸小河。(指导朗读)(读的好的奖“小草”头饰)
    (4)看着这清清的水,小草们再夸夸小河吧。
    b:“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1)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浑浊的泥水”是什么样的?理解“紧紧抱住”,相机出示:图片(小草根系,黄河)(练读)
    [通过出示小草根系图片和黄河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紧紧抱住”、“混浊的泥水”等词语的意思,来体会小草与小河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表现,使学生学得有趣,印象深刻。]
    (2)谁来替小河感谢一下小草?
    (3)是啊,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小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小河的话。
    3、这是小河与小草的第一次对话,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一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分角色表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让他们在动情的语文实践中积淀语感,增强体验,同时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三)学习4~5自然段
    1、接着,小河与小草又说了什么呢?(放录音)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对话,交流一下自己读懂了什么?
    3、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确定教学顺序)
    a:“小河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1)体会小草长得“绿”,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碧绿碧绿”)
    (2)这嫩嫩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会不喜欢呢?谁想当小河来夸夸小草?(指导朗读)
    (3)听了小河的夸奖,小草们,你想对小河说些什么呢?
    b:“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是小河边生长得碧绿碧绿的小草,喝着甜美的水,咕噜咕噜,喝得饱饱的,你们长得更高了,更壮了,更绿了。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渐渐少了,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润,一天天干枯了。现在你是一棵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
    (2)是啊,没有小河的帮助,小草早就干枯了,让我们真诚的感谢小河吧!
    4、分角色读一读。小河要主动、热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师生合作,男女生分角色读,配上合理的动作。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本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多好的一对朋友,我们来演一演小河与青草(带头饰演)
    2、看了你们的表演,听了你们说的话,小河流得——,小草长得——,你想对青草,小河说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3、小结:小草紧紧抱住了小河边的泥土,小河才会这么清,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小草才会长得这么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生活的多开心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巧妙引导,总结全文
    1、如果小草和小河都骄傲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生表演并回答)
    2、师小结并引出最后一段,老师读,学生齐读。
    3、现在,你们该明白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为什么这么绿了吧?(生总结)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表演。
    师总结:其实,自然界万物都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相互依存,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一教学环节,既照应了前面提出的“小草为什么这么绿?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呢?听了它们的对话,也许你就会明白了。”又启发学生总结出自己的收获;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四、想象迁移,练习说话
    1、(播放音乐)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过高山峻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庄稼,小河与鲜花,小河与麦穗会说些什么呢?
    2、 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
    3、指名上台表演。
    4、总结:同桌互相合作,都说得这么棒,只要善于发现,你会看到周围的人身上都有优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会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与家长合作,与伙伴合作,好吗?
    五、拓展
    1、大自然中,像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你们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生说。
    2、在大森林里,一棵茂盛的大树上,住着一只啄木鸟,平时,他们也想小河和青草一样互相帮助,你来想一想,啄木鸟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大树又会对啄木鸟说些什么呢?生讨论。
    [课外延伸体现了开放性,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课程改革力求体现的。]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青草
    2、指名认读,说说他们的异同,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七、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和自己的好朋友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能自己编一个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的故事。
    教学反思: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巧妙地运用贴画、带头饰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兴趣盎然,每读必有所获,避免了呆读、死读。
    2、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有了自己思考的过程,思维的余地,真切的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3、就词解词,就句解句,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让他们借助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却是轻轻松松的。所以我将生活经验运用于课堂,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本堂课,由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令我们班那些爱吵爱闹的孩子也安静了许多,让原本太闹的课堂多了一份安静。在学生倾听小河和小草的对话时,学生特别认真,看着那一双双聚精会神的眼睛,就知道小朋友走入了课文,走入了童话世界。当问到小草是如何“抱住泥土”时,小朋友一个个做起了小草,做起了“抱”的动作。特别是在带头饰表演时,从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我倾听到了感谢的声音,读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人的真诚。
    5、不足:课外延伸可以直接从生活入手,就从孩子身边的小朋友谈起,让他们感受到其实帮助和被帮助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而我的设计中,让学生谈谈你知道的相互帮助、相互依靠的例子,学生很难说出来。相反,如果换成说说和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学生就会有话可说。
    小河青草教案(篇5)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
    学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读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看书上图片: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读
    1、师读四、五自然段。
    2、分组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学习第6小节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中,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发挥了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的做法是:
    1、指导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时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对一年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有了这样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会越来越强。同时还很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把自学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作必要的点拨。
    2、各种手段,逐层深入,感悟品读课文。如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目标。有了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训练,学生会越来越爱学习,越来越会学习。
    小河青草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寓意,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
    2、图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
    3、揭示课题:小河与青草。(指导读准生词青草。注意后鼻音和平舌音。)
    二、初步指导。
    1、自由读课文。
    (1)要求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加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卡片。)指名读,并注意正音。
    小河边感谢河岸紧紧抱住
    碧绿碧绿喜爱水分干枯
    (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训练。
    教学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怎样的?
    (填空)()的小河()的小草
    2、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比较句子。
    (1)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2)弯弯的小河边,长了青青的小草。
    多了个满字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
    5、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呢?(下节课再研究)
    四、指导写字。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青:上下结构。上面宽扁,下面瘦长。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草字头扁小些,早写得宽大些。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住: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单人旁瘦长,竖底下要露一点儿,主宽大,紧挨左边。
    2、学生练习描红,要求做到笔笔到位。教师巡视指导。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