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迎来巨大变动!澳洲排名暴涨!英国稳定发挥!港校排名预计下降! |
内容 |
惊呆了,2024年的世界大学排名被网上的大神给预测出来,相信很多小伙伴对于这次的世界大学排名是非常期待的,那么今天出国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预测,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出国留学网。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迎来巨大变动!澳洲排名暴涨!英国稳定发挥!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 近日,QS官方发布消息:“为适应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对QS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权重进行调整。” 这意味着QS世界大学排名面临新一轮洗牌! ![]() 图源 | QS官网 作为国际教育圈最关注的榜单之一,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将于今年6月份发布,目前还处于数据收集阶段。 但是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坐不住了!看重高校排名的家庭,可能要对申请的院校做新一轮考量。 学校排名的计算权重做了哪些调整? 哪些世界高校将因此下滑?哪些“躺赢”上升? 会否产生异军突起的“黑马”高校? 让我们一起来看! 削弱“学术声望”和“师生比例” 新增三大评估指标! QS世界大学排名的计算权重原本有六大指标:学术声望、雇主声誉、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师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留学生比例。 而2024年排名中,“学术声望”和“师生比例”这两项指标将大幅下调,“雇主声誉”指标上升。除此之外,还将新增三大指标。 ![]() 图源 | QS官网 具体变化如下: 学术声望 大学在教学与科研领域中被认可的程度 从原来的40%,变为30%,下降10% 雇主声誉 大学帮助学生获得企业认可的能力,以及企业对大学的认可度 从原来的10%,变为15%,上升5% 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 大学的科研水平(不包括当年数据) 保持20%,未产生变化 师生比例 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师资力量 从原来的20%,变为10%,下降10% 国际教师比例 大学吸引海外教师的能力,体现国际知名度 保持5%,未产生变化 留学生比例 大学吸引海外学生的能力,体现国际知名度 保持5%,未产生变化 新增的三大计算权重指标为: 国际研究网络 大学会跟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研究伙伴关系,代表着大学国际伙伴关系网的丰富度,占比5% 就业成果 衡量标准是毕业生就业力、校友成果指数等,占比5% 可持续性 QS今年第一次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大学排名,这个指标就是取自其中要素,占比5% 洗牌!各大商学院的“春天”来了 澳洲大学整体排名将上升? 虽然说排名指标改变相当于世界大学排名大洗牌,但是让人目瞪口呆的是,2024年的QS大学排名,已经出了?!! 其实,这份排名是几个中国网友将2023年QS排名的数据,代入24年QS排名新算法得出的。 ![]() 所以,经过一番简单粗暴的代入,2024年的排名就来了! 排名概况 ![]() ![]() ![]() ![]() ![]() ![]() 澳洲排名整体上调 2024QS排名将产生的重大变化已显而易见。 “学术声誉”和“师生比例”的权重各下降了10%,意味着这两项实力靠后的大学,明年更有潜力。 未来的形势对一些综合学校和商学院是非常友好的,尤其是当地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极有可能呈增长趋势。 以英国高校为例,曼彻斯特、华威、伯明翰、杜伦、利兹大学都将“躺赢”一波。 原本排在78名的南安普顿大学,因为“国际研究网络”的优势有望上升。 LSE作为留学生原本就青睐的G5高校之一,排名可能不止上升一点点,因为它的雇主满意度和商学院质量真的很高! LSE的同学们,可以坐等“身价上涨”啦! ![]() 图源 | QS官网 不过有喜就有忧,比如同为G5高校的帝国理工、口碑非常棒的谢菲尔德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在该榜单中的竞争力都被削弱了,有点欲哭无泪。 我们再来看澳洲的情况 要崛起的澳洲名校 作为热门留学国家,澳洲大学同样在“师生比”方面表现有些不足。 因此该排名指标权重大幅下降,对澳洲大学也是好消息。 随着排名指标变更,部分澳洲大学或将有更高的排名。 其中,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冲到了QS世界排名前20,新南威尔士大学直接冲到了23名,蒙纳士大学也冲进了世界前50! 而悉尼科技大学也闯进了世界前100! 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全球排名45),除了能摆脱“师生比”的阴影,学校在三个新增指标中也表现不错,尤其是“可持续性”(全球第5)、“国际研究网络”(全球17名)很给力,明年UNSW或许也会迎来新的春天。 类似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麦考瑞大学等,明年同样有可能迎来排名上涨。 还有一位朋友也进行了一番预测,总体趋势与上文排名基本一致,澳洲高校排名会整体上升。 ![]() 哪些英国大学的排名会大变? 对于英国院校来说,许多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师生比例”都是劣势项,而今年这两项指标占比的下降对于不少英国院校将是利好的,许多院校排名将因此而上升。 G5院校 Top院校的排名基本稳定在原地,G5院校依旧表现优秀: 剑桥大学排名Top 2保持不变; 牛津大学由第4名上升至Top 3; 帝国理工排名Top 6、UCL排名Top 8保持不变; 之前预测会有大幅度上升的LSE不负众望从Top 56上升至Top 43,跻身前五十! 王爱曼华 第二梯队的王爱曼华中: 爱丁堡大学小幅度下降至Top 17,依旧保持在前二十; 曼彻斯特大学小幅度下降至Top 32; KCL稳定在Top 37不变; 预测会上升的华威大学,排名从Top 64升至Top 58,表现可嘉。 港校排名将下跌? 从前几年的排名中看得出来,港校的师生比例、留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这三项相对出色。 然而,占有足足20%的师生比例这一项,调整后仅占10%。而且,港大、中大、科大、理大以及城大在学术声誉这一方面的评分也很优秀。 港校在“雇主声誉”这一项的表现从来不算太好。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在该项最高得分仅有76.3。而今年“雇主声誉”评分占比提高,可能会扩大港校劣势。 港前三排名预测 本次的排名指标调整对于港三所来说其实都不太友好。 三所学校的“雇主声誉”和“国际研究网络”两项指标得分都不算很高,好在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就业结果”一项得分都很高,所以不太好判断名次是否会下滑,只能说整体的名次变动不会太大,大家也不要太担心。 但香港中文大学的“就业结果”项得分也不高,“雇主声誉”项也是港三所中最低的,港中文名次的下跌应该是不可避免了。 其他港校排名预测 香港城市大学应该会是香港地区排名变动最大的一所了,在2024年的排名将会肉眼可见地下滑。“雇主声誉”、“国际研究网络”和“就业结果”三项指标得分都非常低,尤其“雇主声誉”简直跌破谷底。可见港城这波是很吃亏的,2024年的排名下滑幅度应该是不小的。 香港理工大学中,除了优势较为明显的“就业结果”一项,其余有调整的指标项都既不算很突出也不算很劣势,整体排名应该会稳定在原地,波动不大。 新加坡排名稍有下滑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雇主声誉”、“国际网络研究”和“就业结果”三项得分均颇高,有绝对优势,且“师生比”一项也恰好是各项指标中拖后腿的。综合新的排名指标调整,NUS在2024年的QS排名应该会有上升。 而南洋理工大学的“雇主声誉”和“就业结果”都算不上是大的优势项。虽然“国际研究网络”一项得分不错,但占比权重大幅下调的“学术声誉”和“师生比”两项反而是以往得分较高的。因此NTU在明年的排名中完全不占优势,甚至名次会有小幅度下滑。 当然,以上只是一波预测,最终2024QS世界大学的排名究竟会产生哪些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大具有参考价值的榜单 如何评估利用 在留学圈,除了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还有其他几大榜单也被公认为具有参考价值,比如THE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名、ARWU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这几大榜单的指标权重和QS有何异同?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榜单,助力我们的国际教育之路呢? QS世界大学排名 我们刚刚提到的QS世界大学排名,评分维度多,评估较为全面,综合程度也比较高。 由于它包含了全球雇主满意度的调查,该排名会被众多企业HR招聘时采用。 想要了解学校综合实力的,以及未来会回国就业的同学,可以做适当参考。 THE世界大学排名 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更多将重点放在学校的学术实力和学生的科研能力上,也可将它视为“传统学霸型”榜单。 在这个榜单中,英国大学的表现很棒,Top 10占了3所,而且牛津大学已经连续7年获得世界第一。 想走学术路线、追求学术发展、未来计划留英工作的同学,建议都不要忽视它哦~ 指标权重 教学(30%):包含声誉调查、师生比、博士学位数量与学士学位数量的比例、博士学位数量与学术人员的比例、大学总收入 研究(30%):包含声誉调查、研究收入、人均发表量 引文(30%):指科研影响力 国际展望(7.5%):包含国际学生比例、国际学术人员比例、国际合著比例 产业收入(2.5%):指知识转化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该排名主要参考学校研究声誉、大学科研表现这两大因素,同样比较重视学校的学术表现。 中国大陆高校只占Top100中的4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侧重于考量学校学术表现和学校声誉的同学,可以多关注下这个排名。 指标权重 信誉指标(25%):包含全球研究声誉、地区研究声誉 文献计量指标(65%):包含出版物、书籍、学术会议、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总引用数、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中出版物数量、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出版物数量与总出版物数量之比、国际合作、发表论文中含国际作者数量的与总数量之比 科学卓越指标(10%):在特定领域中被引用最多的前1%的文章数量、在特定领域中被引用最多的前1%的文章数量与总文章数之比 ARWU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该排名的重点是学术成就和科研,纯纯的学术排名,总体而言比较偏重理工领域,中国大陆有8所院校上榜。 它完全不涉及学生满意度、师生比例、雇主声誉等因素,适合热爱学术、想要深扎理工科研究领域的学生。 指标权重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20%) 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20%) 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20%) 被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20%) 全职教师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均值(10%) 看了以上介绍,大家对于如何利用各大榜单,是否更加明确了呢? 事实上,对于选学校和选专业而言,排名只是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一项。 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看学校有哪些相对优势,是否适合自己。 毕竟,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来选学校,不盲目跟从,才能对未来的人生发展起到更大助益。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