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关于趣味大班教案通用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推荐更多专题:“大班教案”。 事前做好准备,这样当事情来临时,才能不慌不忙。身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前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教案到底对谁更有帮助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趣味大班教案》,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趣味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方位知觉,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 2.利用空间和序数的相关经验,解决小动物的序号问题。 活动准备 ppT、操作纸、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对号入座的游戏(每个幼儿身上贴数字) 1.按照箭头的颜色坐下来。 2.按地上箭头的方向,从小到大的顺序,调整座位。 3.请其中一组起立,报数,请其他小朋友验证(用鼓掌通过)。 4.听到号后,请你快速起立。 二、找序号 你家住几零几? 森林里的小动物住在哪里呢?看ppT 小猫的房号是几零几,为什么?第几间第几层。 这个蓝色和红色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朝箭头的方向数 看看你的答案是否正确。ppT原来第二层第二间就用202来表示。你会了吗?小像的房间号又该是多少呢?为什么?请幼儿说明理由。熊猫的房号呢?为什么?请幼儿继续说明理由。 森林里的小房子还住着许多小动物,请你看清楚,它们住的是第几层第几间也给它们标上房间号好吗? 幼儿操作,完成后张贴黑板上。通过ppT揭示正确答案,如果发现和电脑里的不同也没关系。等区域游戏的时候我们再来做一次。 三、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动物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想玩吗?规则:1.不许偷看。2.如果你猜到它藏哪儿,要举手!“几零几”的谁不见了?ppT把部分动物遮挡起来,让幼儿猜测,几零几的谁不见了。(加大难度,两次游戏) 四、帮小动物搬新家(再次辨识,巩固经验) 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你会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房间号吗? 请孩子自己自选小动物,搬椅子找到地上的“房子”家里。 新增添的房间号和小动物请剩余的小朋友来一一对应。 趣味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 活动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小百科:趣味,汉语词汇。意思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 趣味大班教案 篇3 大班趣味绘画教案:《最美的花儿献给最爱的人》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折纸、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在生活中关心自己、爱着自己的人,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那些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知道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2.物质准备:各色彩纸、蜡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分享讨论——说说那些亲爱的人 1.邀请孩子与同伴分享那些在生活中一直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人。 2.教师展示自制的花束,提问孩子:如果这束美丽的花是你的,你现在想送给谁?(激发孩子的感恩情怀) 3.那我们一起亲手制作一束花儿送给最爱我们的人吧! 二、观察制作——尝试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推测花束的制作步骤。 2.(出示步骤图)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在不断尝试中与老师同伴总结制作方法。 3.孩子自主制作,教师指导。 三、发表感言——感恩最爱我们的人 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已手中的花束送给谁和最想对他说的话。 趣味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在操作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学习寻找和发现图形拼搭的不同方法,感知与理解图形中的公用边。 活动准备: 火柴(棉签)若干、记录单和彩笔。 活动过程: 1、游戏变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老师今天要来变魔术,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 教师:仔细看一看老师的幻灯片中有几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小结:两个三角形共用6根火柴棒拼搭成,一共6条边。 (4)教师:接下来老师就要来变魔术了。拿掉一根火柴棒,还剩下几个火柴棒呀?你们能不能用5根火柴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 教师变魔术,用5根火柴棒演示拼搭出两个三角形的方法。 2、教师讲解公用边。 (1)教师:我们用了5根火柴棒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这就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之前我们需要用了6根火柴棒,而现在只需要5根火柴棒呢?为什么呢? (2)请个别幼儿找出公用边。 教师:原来这条边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教案出自:教案网.)上面的三角形用到了这条边,下面的三角形也用到了这条边。这条边有个好听的名字,它叫公用边。 3、幼儿操作。 (1)教师: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公用边的这个魔法来变魔术了哦! (2)第一次操作:用6根棉签棒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教师: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棉签棒,请小朋友在取出6根棉签棒在桌子上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指导)教师:6个火柴棒能搭出4个方向不一样的图形。四条边都是这个两个图形的公共边。还想不想玩变魔术的游戏呀? (3)第二次操作:用7根棉签帮拼搭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教师:说一说两个正方形的公用边在哪里?找一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在哪里?老师还发现有人是竖着搭。那我们一起来找找竖着搭的公共边在哪里?这些边是谁的公用边?你们想不想在在继续闯过呀? (4)第三次操作:拼一拼、画一画、记一记。 教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再一次尝试,开动你们的脑筋拼出5个正方形。看看你用了多少根棉签棒,是如何拼出来的。用最少的火柴搭出5个正方形,将你搭出的图形画在记录单上,记一记一共用了多少根棉签棒? 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4、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搭成功了,那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请你们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三角形,下节课的时候我们来一起讨论你是如何办到的? 趣味大班教案 篇5 大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大胆的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发展走、跑、跳、平衡等基本技能,训练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动准备: 轮胎10只、小红旗1面音乐活动 重点和难点: 创造性的玩轮胎,通过各种玩法发展走、跑、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1热身运动小朋友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我们到外面锻炼锻炼身体吧!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自由玩轮胎幼儿自由在操场四周玩轮胎并探索轮胎的各种玩法。 1、师:我们现在来进行"轮胎玩法大比拼"活动,现在小朋友先自己尝试一下轮胎有哪些玩法? 2、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轮胎的不同玩法。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与别人不同的有创意的玩法,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热情。 教师观察:孩子们有哪些玩轮胎的方法,谁最会玩,及时地反馈玩的方法和技巧。 指导重点: ①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及时纠正动作。 ②指导幼儿滚、走、跳轮胎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三、集体练习大家共同体验轮胎的各种新玩法,并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传授经验,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轮胎有几种玩法,怎么玩,然后幼儿分成小组练习。 玩法一:滚轮胎。单手或双手向前滚轮胎(设置小红旗作奖励) 玩法二:走轮胎。轮胎一个挨着一个平放在地上,踩着轮胎两端走过去。 玩法三:跳轮胎。轮胎平放在地上,从轮胎外跳进轮胎中心。 四、竞赛游戏:极限挑战幼儿分红绿两组,进行比赛。先跳轮胎--走轮胎-钻轮胎,然后跑回,拍第二个幼儿的手并跑回队伍最后。 五、和轮胎互动放松,谈话结束 师:比赛结束小朋友是不是也有点累了,我们找一个轮胎坐好休息一下。 边做放松运动边谈话:今天我们想出了很多玩轮子的方法,老师也跟小朋友学到了很多,老师特别高兴,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轮胎这样的废旧物品,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玩到好多的有趣的游戏,希望小朋友想到时别忘了告诉老师啊!好,滚动我们的轮胎,我们回家吧。 趣味大班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 活动设计背景: 走迷宫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全方位思考,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及沉着冷静、敢于挑战的品质等。 我班幼儿对走迷宫有一定经验,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幼儿能迅速判断并选择通畅的路径走出迷宫;有的幼儿很容易迷失方向,多次"碰壁"后才能走出迷宫;有的幼儿急于求成,缺乏一定的耐心,等等。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将科学学习融入走迷宫游戏中感知迷宫,了解迷宫所含的基本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提升经验,形成策略,巩固走迷宫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感知迷宫,了解迷宫所含的基本秘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迷宫图3副。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吗? 2.迷宫图上会有哪些标志呢? 二、分析迷宫图: (一)出示迷宫图一,初步感知迷宫。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代表什么?×代表什么? 2.谁愿意上来走一走? (二)出示迷宫图二,剖析迷宫图的秘密。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知道了什么? 2.这两张迷宫图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都有什么? 3.谁愿意大胆尝试帮小猪来搭桥? (三)出示自制迷宫半成品图,学习摆迷宫阵。 1.走迷宫看来难不到你们,那你们玩过摆迷宫阵的游戏吗? 2.今天我们来一起布迷宫阵,怎么摆放才能使迷宫阵觉得有难度、更好玩? 3.师生共同摆迷宫阵:第一步:放石头第二步:鳄鱼第三步…… 三、幼儿操作 1.幼儿第一次布迷宫阵,教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下幼儿摆的迷宫阵。 2.教师有针对性的多媒体展用示幼儿摆的迷宫阵,请幼儿说一说这幅迷宫图摆的好吗?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 3.幼儿再次布迷宫阵,请旁边的小朋友来走迷宫阵。 四、展示幼儿设计的迷宫图教师对幼儿设计的迷宫阵进行设当点评。 五、延伸活动: 出示图四:这张迷宫图和之前我们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让你来走一走,你会吗?回去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布迷宫阵,走迷宫图,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 趣味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数字符号记录操作结果。 2.通过让图形站起来的探究游戏,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豌豆、牙签、统计工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作个游戏,我来当总设计师,你们当小设计师,好吗? 幼:好。 师:看看我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呢? 幼:豆子、牙签、纸、笔。 师:对,给你们准备了豆子、牙签和统计工具。我们要用豆子和牙签来设计图形。 二、第一次尝试 1.出示图一:这是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请你用豆子和牙签做一个三角形。做完之后请你不要发出声音坐好,我就知道你已经完成了。好,开始。 大部分幼儿好了以后,请幼儿自己数数:你用了几颗豆子,几根牙签? 幼:3根牙签和3颗毛豆 师:你用了3颗豆子、3根牙签做成了三角形。有没有跟他不一样的? 没有的话,教师临时制作一个如:直角三角形。 师:没有,好,那我总设计师来做一个。大家一起数数用了几颗豆子,几根牙签。 师:注意数的方法。第一个作好标记。(我们可以从“上往下”数,引号中的让幼儿说) 师:好,刚才大家都数的不错。我们想把它记录下来。拿出我给你们准备的统计表。哪位设计师能看懂? 请一幼儿说说。或再请幼儿补充。 师:好,用圆点表示毛豆,用一竖表示牙签,我们把它记录下来。(请孩子们和老师共同记录,老师在黑板上的样纸上写,接着让幼儿完成) 2.出示图二 师:来看看第2个图形。 幼:正方形 师:请你用毛豆和牙签做出正方形。好了请坐好。 师:请数数:你用了几颗豆子,几根牙签? 幼:4根牙签和4颗毛豆 师:请做好记录(一幼儿上黑板做) 师:还有不同的吗? 有不同(方式拼图形)的请幼儿上前数并在黑板上做记录。 3.出示图三 师:再看看第3个图形。 幼:长方形 师:请开始。看谁的动作快。 师:请你数数,并作好记录。 师:你用了几根牙签、几颗毛豆? 幼:6根牙签和6颗豆子。 师:有不同的吗?请不同的幼儿上来数并作记录。 (少了个教师小结:原来拼图形可以有很多方式,我们的数数和统计内容也更丰富了。好我们再来挑战更有难度的图形好吗?) 刚才你们表现都非常不错。现在先请你们把这些图形拆开送回盘中。不要让它跑到外面哦! 三、第二次尝试 1.师:现在请你用豆子和牙签搭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发现一些新的图形搭建。 个别交流:说说你用了几根牙签,几颗豆子。 2.如何让你搭建的图形站起来? 大家都想看到你的图形,你能让它站起来给大家看看吗? 师:请你试试。 师:你是怎样让它站起来的? 幼:加一些毛豆加一些牙签。 师:(现在)总共有多少毛豆、多少牙签?你觉得他像什么? 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四、展示 师:我们的小设计师都非常不错。先做好的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 师:设计师们,把你设计的图形拿上来。 请个别幼儿大声的介绍一下他的设计成品。 好的小设计师们,让我们来完成个大工程吧,将你们刚才立起来的作品都拿上来,我们组成个滨江新城区模型好吗? 五、结束 (好棒的模型,拿给其他小朋友去看看我们的成果好吗?老师带着孩子轻松愉快地出活动室。) 趣味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还剩几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两个三角形,你们信吗? 4、谁看出了其中的秘密?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因为它们有一条公用边,它叫“公用边”)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个别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正方形。 (2)将你搭出的图形画出来。 (3)记录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数量。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三角形。 活动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趣味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还剩几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两个三角形,你们信吗? 4、谁看出了其中的秘密?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因为它们有一条公用边,它叫“公用边”)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个别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正方形。 (2)将你搭出的图形画出来。 (3)记录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数量。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三角形。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